
素有“海滨邹鲁”“文献各郡”美誉的福清市靠山抱海,气候宜人。自古就是人杰地灵的闽省岩邑。境内山清水秀,人文荟萃,风光旖旎。清乾隆版《福清县志》卷首有“玉融十二景图说”,列“斗牛悬阁”“旌马环桥”“凤岭烟锄”“龙江月棹”“瑞岩丹洞”“福峤虹泉”“黄檗晨钟”“苍霞晚照”石峰竹雨”“玉屿松涛”“君山观日”和“蜃海嘘云”于其中,概要介绍了古玉融之胜概。
蜃海嘘云
所谓蜃海嘘云,又称海市蜃楼,是一种光物理现象,乃光线穿过不同密度的空气层,发生显著的折射时,把远处景物显示在空中、地面或海面的奇异幻景。常发生在海边及沙漠地区。
旌马环桥
古志有福清县治“枕鹜峰而案玉融”之说,玉融山在南门外,正对古县衙,为玉融形胜,又是“玉融”雅称之由来。其西有双峰并列如旗,故名“双旌山”;其东连绵五座山峰,似五马并驰,故名“五马山”。桥指瑞云塔下的龙首桥,又称“利桥”。旧时双旌山。五马山与龙首桥周遭鲜有的民居,彰显自然之美,又是形家以为“瑞应长吏”“建节驰轮”之兆,固而成为一景。
苍霞晚照
灵石山,在东张镇境内,有九叠、留雪、报雨三峰合抱。佳古有香石,以手摩之留有香气,故名。灵石之胜在于幽,固于林。山上山下林木荫蓊,蔽天遮日。虽立夏亦如深秋,凉风自山坡林间而过,令人神怡。山下有寺曰“俱低院”,建于唐。宋代朱熹曾游此,并题“苍霞”二字。后人建亭纪念,曰“苍霞亭”,故又以苍霞别名灵石者。灵石晚照为灵石景之最美者。此时红日西坠,将入山右。满天彩霞,余晖染林,令人有力牵日头不忍坠落之想,其美也哉!
凤岭烟锄
凤岭,即今之凤凰山,在福清一中校园内。古时县城多平房,以凤凰山之高仰,登临而可远眺四野。北有永福里诸山连绵至玉屏鹫峰;南有瑞云祝圣二塔临江俯视龙首桥;西可极目清源里(会东张)溪山,让人想起朱熹曾在讲学的灵石寺,所题之字—“苍霞亭”;东望可直至大海,使人忆及戚继光平倭时驻节的瑞岩山和鏖战得牛田详。
斗牛悬阁
鹫峰,在融城北,是玉屏山的最高峰,西去连凤凰山,向东逶迤有覆船山、龙山、东皋山、小孤山诸山,环抱融城。邬元会,字平阶,浙江奉化人,明万历乙未进士。明万历年间任福清知县,在任时倡建好我堂,修南北二坛,筑县仓及察院街,造渔溪、宏路二桥,修葺城墙,并在鹫峰下构建文昌阁。
黄檗晨钟
黄檗山在渔溪镇梧瑞境内,山势嶙峋,林木苍郁,斯山古时盛产黄檗而得名。山有十二峰,曰‘佛座峰’、香炉峰、吉祥峰、钵盂峰、五云峰、罗汉峰、紫薇峰、屏障峰、天柱峰、狮子峰、报雨峰和宝峰。
玉屿松涛
江阴孤悬海上,原一小岛。传朱子南安赴任,过福清宿棉亭,夜见隔海对岸江阴岛上有山灿然如玉,故称“玉屿”。玉屿四周带海,海涛声自石于耳,加之古时古松甚多,吹松动,其声与海涛互唱,确为一奇观。江阴有山曰白屿山,山之巅有鸿休岩。
龙江月棹
龙江汇县西北流,沿海口城朝宗大海,贾艘停泊,樯杆森布,渔舠溯潮汐往来如织。登高眺望,历可指数,及平夜静波恬,月印江心,乘小舟鼓棹中流,金波荡漾,仰视麟山浮屠矗空,山寺夜钟声渡江水,双桥横影宛如落虹。扣舷咏青莲之句与渔歌互答,此时此景复何羡眺月洞庭,作云边觅酒想耶。
瑞岩丹洞
弥勒岩,别名瑞岩山,位于福清市海口镇牛宅村,距县城约10公里,古称”瑞岩丹洞”,是一人文与自然景观兼胜的风景游览区。弥勒岩有嶙峋的岩峰或卧或悬,或离或合,幽姿万千,令人赞叹不已。
石峰竹雨
石竺山,俗称石竹山,有书为“石所山”者,讹也!山以不可名状之幽岩怪石,根盘石上之藤萝筱竹而得名。其高耸入云接天,几与两岳华山比美。林真人,名炫光,邵武人,宋时曾在石竹山设灶炼丹,传丹成骑白虎白日上升,后留有伏虎岩、丹井、半瓠等迹。
君山观日
海坛,今之平潭是也,古属福清辖,为牧放军马之场,明设海上里,居民多迁自福清。清嘉庆三年(1798)设厅,直属福州府,始与福清分割。岛东有君山,临台湾海峡,是观海上日出之佳处,几可与泰山观日台上观日比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