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都在线 牛吃麦 福州方言八音

福州方言八音

广告位

福州方言是汉语的八大方言之一,在唐末五代期间就已定型,在福建方言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福州方言是多来源的。其底层应当是古闽越族的语言。闽语的形成比粤语更迟,大约在汉末三国晋初的百年之间;魏、晋之前的早期移民带来古吴语和古楚语,上古汉语(公元3世纪以前)和中古汉语(公元4世纪到9世纪)也明显地留存于福州话中。

由于福州人大多是我国北方移民的后裔,又由于福州建城2200年来大多处于偏僻的东南一隅,远离国家政治文化的中心,语言交流相对封闭、滞后,所以福州话里虽然融合了当地的语言发音,却也至今保留有许多古代汉语的语言“活化石”。

福州方言的声调分八种,俗称“八音”,古代汉语分为平、上、去、入四声调,又各有清音和浊音之分;现在的普通话则由“阴平、阳平、上声、去声”构成,没有入声,虽然遗存浊音平声,但其他浊音声调已经消失;而福州话则不同,它传承了汉语的古音、古文字,同样分为平、上、去、入四声调,又各有清音和浊音之分,即“阴平、阴上、阴去、阴入;阳平、阳上、阳去、阳入”,共八个音节,俗称“八音”。比如,“单、胆、旦、答;谈、胆、淡、达”就是一组福州方言八音的读例。

像普通话一样,福州方言八音也有声母和韵母。在现在的福州方言中,归集起来就是“柳、边、求”等十五个声母和“山、坊、花”等三十一个韵母,这些构成了福州方言的“密码”。

这些“密码”该如何组合?八音注音系统运用了古汉语元素,以“反切法”为“八音”的清音平声注音,简而言之,就是用两个汉字来拼读另一个字的音,也可以理解为用前一个汉字的声母与后一个汉字的韵母拼读而成。在拼读中,每一声母下,以清音平声为基准,又发清音平、上、去、入四个音节和浊音平、上、去、入四个音节共“八音”,这便构成福州话的“诂八音”注音系统,使福州话的韵律如诗歌般动听。

古代《唐韵》《广韵》《集韵》等反切注音所使用的声母和韵母代表字总数有三四百个之多。福州方言八音应用古汉语音韵元素,使用“诂八音”方法注音,所用的注音声母和韵母代表字总数只有四十六个汉字。只要谙熟这四十六个汉字,就能查出每一个汉字的福州方言读音,容易掌握。福州方言八音注音的福州话发音不走音、不跑调、字正腔圆。这种注音原理也被其他方言字典所借鉴,比如古时候福安的《安腔八音》、南平的《建州八音》等。继福州方言韵书《戚林八音》之后,先辈们相继编著了多种版本的福州方言字典,传承福州方言。

广告位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邮箱: jianxun98@hot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