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都在线 宗教信仰 旗山石松寺——植松于石

旗山石松寺——植松于石

广告位

自古以来,天下名山僧占多。旗山自然是福州名山。唐代以后,寺观鼎盛时,旗山有九庵十八寺。

“翠旗名山”———旗山开门第一山,便是灵凤山。旗山内有“九庵十八寺”,而这开门第一刹,便是这灵凤山下的石松寺。石松寺位于旗盘峰脚下南屿坎水村,始建于北宋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初名灵凤寺。后来在绍兴十年的时候,该寺住持天石僧人为了给寺易名,便在寺中大雄宝殿东侧的大岩石上“破石植松”,种下了三颗龙爪松,不知道是不是天石僧人施展了什么法术,这三颗松树竟然都成活了,一时间传为异事。于是天石住持改寺名为“石松寺”,并在这三颗松树的旁边立下块碑,题诗曰:“偃盖覆岩石,岁寒傲霜雪。深根蟠茯苓,千古饱风月。”并写下跋文:“绍兴十年立,住山老祖天石石山植松三本,一与寺门名实;二与山林为标致;三与一切人作荫凉。勿剪勿伐,永荫此山。”从此石松寺这大名便靠这三颗松树活广告被人熟记而流传至今。

寺内大雄宝殿是明万历年间兴复,坐北朝南,面阔五间,进深七柱,歇山顶,抬梁木质结构,建筑面积800多平方米。殿中斗拱、柱头等采用的是宋代的榫卯连接构筑方法,在福州地区同期建筑中少见。大殿后天井有一个宋绍兴年间元宝形石槽,刻有“石松寺”及花草鸟禽浮雕。寺后有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摩崖石刻“灵风山”“坐禅室”题诗等。

石松寺后山通棋盘峰、勾漏峰。沿途有瞭望岩,站在岩石上,可以北观乌龙江、东眺马江、南望大樟溪、西看勾漏峰。有罗汉拜西天巨石组,岩石之上,有一块“飞来石”。上行路左边有一块巨石,“左旗右鼓,全闽二绝”八个大字就刻在这里。

游仙洞左边对石耸立,称“侧身岩”,游客要侧身收腹而过,大腹便便者就过不去。岩上有明朝百岁翁林春泽83岁时题刻的“翠旗衍秀”。

棋盘峰顶,由三块岩石组成棋盘石,中间一块窄长,上刻“楚河”“汉界”,另一块岩石上刻有“翠旗山”三个大字。石壁上有陈子波、陈子惠的题刻:“携筇觅径上高丘,悄立棋盘怯久留;一局未终人事改,不知尘世几春秋。”颇令人感慨。立棋盘峰上,极目纵横,俯瞰福州城全貌,令人心旷神怡。

勾漏峰上有“勾漏洞”。明徐熥《登旗山勾漏洞》诗云:“溪山何逶迤,数里入鸿蒙。斜日猿声外,残云鸟道中。乱峰诸洞隐,万竹一泉通。趺坐松间石,尘心觉尽空。丹成不纪年,古洞白云边。泉水争趋壑,孤峰欲接天。路危逢乱石,山尽见平田。日暮休归去,还期遇葛仙。”据说,以前有数百只蝙蝠栖息其中,所以这个洞又叫“蝙蝠洞”。古书记载:“洞深不可测,藤萝为户,栖禽好作人声,云烟积而成块。”洞穴明暗曲转,纵横交错,乡人又称“八卦洞”,洞大的高二三丈,可容纳五六十人,内有平坦可卧的巨岩,号石床,以及被喻为藤桥的“过江龙”大藤木。

广告位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邮箱: jianxun98@hot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