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都在线 宗教信仰 在万佛寺听禅

在万佛寺听禅

广告位

旗山万佛寺,原名石松古寺,位于福州高新区南屿镇中溪村,西北旗山负展,左右壮砂侍峙。旗山与鼓山隔江相峙,素有“左旗右鼓,八闽二绝”之誉,群峰旖旎,奇岩幽壑,飞泉流涧,景色绝佳。自古道:“天下名山僧占多”,名山古刹相得益彰也。在旗山峰回水曲、洞天福地之中,唐代以后,九庵十八寺错落其间,该寺执其牛耳也。寺前明堂巨池环向,地形卓著,风光秀丽。

据南宋右丞相梁克家所著的《三山志》记裁,寺院初建于唐大中三年(公元849年),初名灵凤寺。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住持天石和尚植松于石间,松成,遂改名石松寺。天石种松三年,自刻石文“一与寺门作名实,二与山林为标致,三与一切游人作阴凉。”并赋一诗:“偃盖覆岩石,岁寒傲霜雪。深根蟠茯苓,千古饱风月。”自唐以来,众多官宦名流、文人墨客于此吟章墨迹,留存佳作名篇。历经明成化、万历年间两次重修,石松寺逐渐成为当时福州的佛教圣地。然而岁月流转,寺殿渐显颓败。

1999年,经政府批准重建石松寺,广霖大和尚作为寺院建设的开山祖师,将我国佛教四大名山殿宇微缩景观纳入其中,东建普陀山大悲楼、西建峨眉山普贤阁、南建九华山地藏殿、北建五台山文殊院,使之面貌焕然一新,成为国内外佛教徒的朝拜圣地。又因寺内供奉万尊佛像,故立寺名曰“万佛寺”。

尽管万佛寺大多数的建筑是后来仿建的,但在寺院西北的角落里还藏着一处「石松古殿」,它是万佛寺的前身——石松寺的遗存部分。石松古殿是一座保存较好的宋代殿堂建筑,古朴典雅。殿内现存部分建筑构件,如宋代石槽、石狮等,历经千年风雨,依然保存完好,上面精美的花纹依旧清晰可见。生命,就应该像这石槽、石狮,经历了岁月的洗礼,依然坚韧不拔。我们应该像它们一样,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保持一颗平和的心,勇敢地面对,也许这就是禅。它不是高深的理论,而是简单朴素的智慧。禅,教会我们放下执念,珍惜当下,感恩生命中的一切。

我漫步在寺中,香火缭绕,钟声悠扬,感受着那份庄严肃穆的氛围。佛像庄严,壁画精美,每一处都彰显着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我突然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仿佛与这片山水、这座寺庙、这些佛像产生了某种奇妙的共鸣,仿佛穿越了时空,与历代文人墨客、高僧大德在这里相遇,共同探寻禅的真谛。

感谢这座浴火重生的古寺,让我找到了内心的宁静。感谢生命中的一切,让我学会了珍惜和感恩。

旗山万佛寺
广告位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邮箱: jianxun98@hot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