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都在线 宗教信仰 福清南少林遗址

福清南少林遗址

广告位

南少林寺,历史悠久,始建于唐代,于清朝嘉庆年间因被白莲教占据被清兵焚毁。近年经考古工作者调查、考证和考古挖掘,在1993年6且4日,在福清市东张镇少林自然村,找到了少林寺遗址,又经福建省、福州市联合考古队对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出土大量珍贵文物。

南少林寺遗址中发现“少林院”、“少林”等石刻铭文,南少林寺以及石桥、石盂、石槽、石碾(药臼)、石碑、石础、石舂臼、石磨、石香炉、瓷器、钱币、铜镜,还有和尚墓塔等上千件文物,不胜枚举使少林寺遗址得到科学的验证。

在中国,南北方皆有少林寺。北少林寺在中州嵩山,南少林寺在闽中。但长期以来,南少林寺在闽中什么地方却没有定论。这一争论多年的历史悬案,终于有了圆满的答案。

从少林尾经少林石路,过少林桥,进入山门,有九个层次分明的大阶地,寺院依山起势成阶梯式建筑,前后进深180米,主座及两厢附廊宽达68米,建筑面积近2万平方米。寺院建筑群十分浩大,寺内有极为完整的排水系统和用特制的瓦筒安装的供水设施,四周筑有防火墙,墙外还有附属建筑物,是一座大型禅宗寺院。

福清少林寺遗址,无论其山川地貌、寺院风水和文化内涵都与河南嵩山少林寺相似,同为莲花宝地,九莲山环峙。福清少林寺后面的山,也叫嵩山。

福清少林寺遗址,经国家文物管理局批准,从1995年7月起由省市联合考古队进行发掘,出土了大量少林寺文物,如“少林院”“少林”等石刻铭文,以及石桥、石孟、石槽、石碾、石碑、石础、石春臼、石磨、石香炉、瓷器、钱币、铜镜,还有巨型的北宋早期的和尚墓塔等上千件文物。

福清少林寺遗址面积达5000平方米,寺院建于唐宋时期,属佛教寺院建筑,其布局依山体走向,沿阶地进行设计建造,工艺精细。寺院周围有4条当年对外交通古道和10多座古桥。经批准,福清在少林寺遗址上重建南少林寺。

据北宋梁克家《三山记》记载,北宋初年,福清县已有僧寺196所。福清“新宁里”建有“少林院”。新宁里就是在东张镇,与永泰、莆田交界。考古证明,北宋时,福清少林院是很兴旺的。据《刘克庄全集》《福清县志续略》《续古尊宿语要》等记载,南宋少林院的住持是被称为“铁鞭韶”的著名武僧。“铁鞭韶”俗姓刘,名允韶,因使用铁鞭武器出名,所以取字铁鞭。“铁鞭韶”为临济宗第15代禅师,住持福清少林院后,名气很大,先是被苏州太守请去承天寺,后又被温陵(泉州)府通判请去光孝寺。少林武术流入民间,逐渐与当地南拳结合,成为闻名遐迩的南少林拳。

广告位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邮箱: jianxun98@hot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