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都在线 宗教信仰 浦西宫——摩尼光佛祖殿

浦西宫——摩尼光佛祖殿

广告位

摩尼教,也称为为明教、末尼教、明尊教,为公元三世纪时波斯人摩尼揉合古代波斯祆教及基督教、佛教思想而成立的宗教,是一个有着1700多年历史的古老宗教。曾流传于亚洲、欧洲和北非洲,尤其从伊朗到中亚,摩尼教长期兴盛不衰。及至唐代,摩尼教循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在中国的大地上有着更广为人知的称谓“明教”。主要教义为“崇尚光明,反对黑暗”,崇拜日月,提倡素食,倡导平等互助。

摩尼教传入福建则是在唐会昌汰僧时。《闽书·方域志》说:“会昌(841-846年)间汰僧,明教在汰中。有呼禄法师者,来入福唐,授侣三山,游方泉郡、卒葬郡北山。”

浦西明教文佛祖殿始建年代不详,明代重建。祖殿又称浦西福寿宫,位于福州市浦西路。原先是在福州味精厂内。数十年前建厂时,往南移约两百米。当时是将拆下的原木石构架依原样修复的。宫内供奉着夹苎脱胎的摩尼光佛,又称明教文佛以及度师真人。其形象与草庵的摩尼光佛形象相似,也是散发披肩,脸形长方略圆,弯眉明目,端庄慈祥。著对襟长袍,结带为扣。下身则与草庵的摩尼光佛不同,草庵是盘膝端坐。而浦西宫则是两腿分叉下垂,下着戎服。据浦西老人说,此宫南移时,因摩尼光佛像破旧曾请人修补过。这尊摩尼光佛像(明教文佛)是极珍贵的文物。这尊脱胎佛像可能是乾隆沈氏所造。乾隆时此庙很兴旺,庙中保留的珍贵文物多是乾隆时期的。如乾隆元宝形铁香炉,上有阳文,右侧“乾隆庚戌(1791年)花月吉旦”,炉正中“度师真人、明教文佛,”左侧落款“本甲萧兆鹏喜捨。”另一乾隆方斗形铁香炉,上有阳文,右侧“乾隆乙未年(1835年)”,中为“度师真人”,左侧落款“本甲弟子萧兆鵕叩谢”。

浦西宫还珍藏着一幅年代久远的古画,画的是浦西宫大殿图,和现存的明教文佛祖殿结构一致。现存大殿外侧柱仍悬挂着当年的联句:“朝拜日乾坤正气,夕拜月天地光华”。这正说明浦西宫长期以来仍遵奉摩尼教的基本教义:崇拜日月光明,仍信奉光明代表善,黑暗代表恶。善必战胜恶。

浦西村世代居住着萧、高二姓,都在明教文佛祖殿上香。据年近八十的高老先生回忆,他的祖父一直在浦西宫帮忙,应也算是明教神职人员。每当举行奉祀典礼时,这些神职人员皆戴白帽、穿白袍,斋戒甚为严谨。这也说明摩尼教原有某些教规,在清末民国初仍有传衍。高老先生说,他幼小时见浦西宫做法事时,神职人员穿着白衣,因而印象深刻。

广告位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邮箱: jianxun98@hot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