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都在线 宗教信仰 五福庙——一庙两城隍

五福庙——一庙两城隍

广告位

平潭岛也叫海坛岛,因为岛上时常”东来岚气弥漫”,所以平潭岛还有一个文艺的别称——”岚”。

五福庙又名威灵公庙,原称驻镇都城隍庙因本庙位于福建省福州府福清县(平潭原属福清)福塘里,神主名字为陈福,合计五个“福”字,故民间又称“五福庙”。

五福城隍庙供奉的城隍神相传为明洪武年间的驸马陈福。陈福为福建福州府福清县福塘里人,白丁出身, 因博学多才被皇帝看中, 招为驸马。因陈福屡谏征剿倭乱, 遭到奸党弄权罢议, 遂无意宫廷生活, 奏谒携公主返回故乡。但福塘里也有倭乱, 为保卫公主安全, 陈福在故里筑造围墙防御倭寇, 却被奸党诬陷为叛逆而遭斩首。公主进京为夫婿伸冤,皇帝意识到错杀驸马, 遂敕封陈福为“威灵公五福都城祀于京师,移炉福清,飞炉海坛。

城隍殿面阔三间,进深五柱,抬梁穿斗混合式构架,硬山顶。梁架上绘有罗汉伏虎、莲花座斗等镏金图案,大殿墙壁上尚留有清代的龙吟虎啸壁画。殿内除了供奉有福建都城隍还供奉着台湾府城隍。这样“一庙两城隍”的文化现象十分罕见,可谓见证了平潭和台湾两地的交往历程,是两地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佐证。

自清代以来,平潭就是海防重地,清廷在平潭和台湾之间实行戍防换班制度,每三年换班一次,历时达200余年。当时,在两地轮流驻防的兵勇,为能够处处化险为夷,遂筹资将台湾城隍神像移奉海坛岛,供奉于五福庙,祈求神灵保佑。台湾城隍移奉平潭后不久,由福建赴台的官吏、将士、商人、船员,均到此叩拜,祈求庇佑。此外,台湾商船来岚经商贸易时,也要到五福庙烧香祈福。两岸民众对其顶礼膜拜,共同将之奉为“除暴安良、护国安邦”的保护神。

五福庙大殿门楣背后的大壁上,也同台南、新竹两地的城隍庙一样悬挂着一硕大的木制算盘。算盘是用以裁判钱财纠纷,辨别是非,惩戒邪恶。在平潭的市井坊间,若出现账目不清,总有一句口头禅脱口而出:“到五福庙算去”。所谓“阳间骗得过,阴间瞒不了”

无独有偶,平潭籍兵勇换防到澎湖时,家乡的海壇都城隍移奉到澎湖。海壇都城隍相传他叫陈善,明洪武年间兵部尚书。当时是为了解决换班、退役的戍兵以及等待船舶返回平潭同乡们的食宿问题,就建起了海山馆,庙中祭祀海神妈祖和海壇都城隍。后来,澎湖海山馆成为了在澎湖的平潭人聚会、住宿、祭祀等的主要场所。

广告位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邮箱: jianxun98@hot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