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州壶山林氏中医内科始于清雍正四年,已沿袭290年。历史悠久名医辈出,至今已历九代,上溯清乾隆年间的林世存,下传林德盘、林作建、林森元、林辟浦、林英藩、林兴江、林越汉、林润立,治愈无数疑难病症,众多慕名而来只为一方,其所承载的中医药历史文化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印证祖国医学源远流长。
壶山林氏创始人林世存,自幼好岐黄之术,拜寻各方名师,而立之年推崇张仲景《伤寒论》,将其中独到之处做延展批注,医技自成一派。其子林德盘、其孙林作建皆为大医,在《伤寒》的基础上延展温病学说,治愈患者无数,名震一方。
1880年,清代大医士、壶山林氏第四代林森元在盖山镇后坂村建造壶山洋中厝大宅。当时闽地病疫肆虐,林森元以“真武汤”救治众多患者,所以人们称其宅地“洋中厝”为“真武厝”,尊为“半仙”。清代名人陈宝琛、陈壁等,都曾慕名前来求医。记者看到,如今古厝大宅保存完好,壶山林氏的后人依旧在里面给患者看诊。
壶山林氏家传大量中医秘方与验案。清代,壶山林氏的林作建即对治内科杂病积累了丰富经验,其著作《和斋医案》、《壶山医统》就是根据家传验方,结合临床实践而详细总结的113篇内科诸症临床验案。出生于清光绪二十七年的林英藩整编有《壶山林氏家传秘方》,其中收集了方剂如清热化痰汤、健胃散、通便丸、清热散、人参川贝散、清肠散等。壶山林氏中医所著的典籍对血淋、积聚、肿胀、脚气、痹证、虚劳、痰郁、吐等多种疑难疾病的因、症、脉、治均分析入微、阐述得精当,治疗方法颇具特色。
近300年来,代代相传的不只有秘方、验案,还有‘尽杺’‘精芜’的家规祖训。“尽杺”是要求医者尽仁心、亦要尽药心,全力医治患者,用心把关药材;“精芜”则是要求子孙“弃糟取粹”“祛芜存精”,在先辈的基础上继承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