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元寺铁佛殿内珍藏有五代后梁贞明四年所铸的千年特大型铁佛,即10万斤重的阿弥陀佛坐像,其螺髻敞胸,两耳垂肩,迭掌合坐在莲花台上,法相庄严肃穆,体现唐代风格。铁佛是目前全国范围内保存最好、最大的古代铸件,是迄今发现的古代最大的铁铸阿弥陀佛像,其冶炼技术、雕塑艺术在我国古代都属一流水平,堪称国宝级文物。
福州开元寺铁佛通高5.92米,头径1.45米,莲花座高0.5米,围长2.18米,总重量约52吨。在铁佛背部有一小孔,可以看到内部为铁铸,从而成为中国古代工匠掌握高超冶铸技术的证明。然而令人困惑的是,这一尊在冶炼和艺术上均可称为一流水平的佛像,历史上却没有任何文献记载。关于铁佛的铸造年代,现在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是唐末五代说,一是北宋元丰年前说。据清初《榕城纪闻》记载:顺治十六年(1659)四月初一日,重建铁佛殿,在佛座下开出银塔一座,上题:“宋元丰癸正月初一日立,刺史刘瑾。”据此证明,铁佛铸于北宋元丰六年(1083年)之前。
据考证,铁佛是以“蜡铸法”浇铸,在浇铸地点先挖一口井,在井旁用三合土塑成佛像模型,干燥后涂上几寸厚的牛油和黄蜡,等待凝固,再在上面雕刻佛像,然后涂上用泥土炭末调成的细泥浆,一层一层,到几寸厚为止,这样就形成三合土、油蜡、炭泥浆三层,等到内外通体干固的时候,用火在外面烘烤,中层的油蜡遇热熔化流入水井中,中间一层就变成虚空了。然后再在塑像四周堆起土山,在山上张设熔铁炉,把熔铁注入模型,一尊精美的佛像就铸成了。开元寺古佛座下发现有口枯井,这就是证据。
明代中叶以前,人们大都认为这尊佛是唐五代时闽王王审知所铸的1.5万公斤的铜佛,后来,有人发现这佛不是铜的,而是铁铸的,重量达到5万公斤,所以清代曾异写下:古佛由来皆铁汉,凡夫但说是金身。明代著名文学家冯梦龙就依据民间传说在《警世通言》中撰写了:高人与蛟龙战,蛟龙不敌,躲入开元寺井中。寺僧于是造佛置于井上镇之。
黄滔是唐代进士,曾为王审知的御史。据黄滔记载,闽王夜梦天开,有一巨像显现,梦醒,问大臣此为何兆?大臣认为,闽王既然虔诚信佛,莫非佛启,要闽王造大佛。为此,闽王据梦中所见,造此圣像。王审知还铸四尊开元寺天王圣像,分别安座于福州城的四方城墙上,守卫福州城。弘一大师曾以“妙相庄严”四字赞叹开元大佛,大师所书“妙相庄严”四字,至今尚悬挂于铁佛殿内。
有侧佛教故事:禅宗二祖慧可见达摩祖师求法,达摩祖师只顾面壁打坐,根本不理睬他,更谈不上什么教诲。慧可就跪在雪地里,砍下自己的一臂,以示虔诚求法,后达摩深受感动,便传法给他。之前就听传大铁佛有一臂断,可不知其有何玄机,断在何处,只以为原先臂断,后人补上,以供信徒参拜。福州大学的唐电教授团队的研究让人明白,为表示虔诚,一臂铸好后就安置于铁佛内,实在奇妙!这是罕见的古代文物与文字记载共存的情况。
至于铁佛的铸造年代,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为唐末五代说,二为北宋元丰年间说,无论它出自哪个年代,如此一尊大佛像至少表明了福建省古代的铸铁水平之高,令后人叹为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