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董艺玲
每逢小满节气,那些关于阿公的农事旧影,便如老电影般在我脑海中放映。他教的农谚也编织成一幅故乡画卷在我的眼前徐徐展开。
“小满小满,麦粒渐满。”过去一到孟夏时节,天光微亮,阿公就挑着一担农家肥,迈着沉稳的步伐走向麦田。有时被开门声吵醒,睡眼惺忪的我便会立马起床,抓一个地瓜当干粮,再扛起一把小铁耙,紧接着跟上阿公的脚步往地里跑。
老家的麦田不大,早前播种的麦苗已经开始成熟,阿公一到地里,立马蹲下身,伸手掐一粒麦仁放进嘴里咀嚼。若是瞧见他露出满意的笑容,我就知道今年的麦子收成不会差。随后,阿公便熟练地把肥料均匀撒在麦苗根部,随后又用铁耙子将杂草除掉。把杂草根部残留的泥土甩掉,再堆放在田埂上,阿公说将它们带回去可以喂家畜。我有时想帮忙,却分不清麦苗和杂草,见我急得团团转,阿公会笑着安慰说:“囝仔,种庄稼得讲究方法,你要慢慢学,不能急于求成,这样种出来的粮食才会好。”阿公的话好像一粒粒麦种,悄悄在我心底生根发芽,多年后,仍指引着我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小满十八天,青麦也成面。”小满时节成熟的麦子,阿公总会及时将它们收割、晾晒,再碾磨成麦粉。除了拿去市场售卖,一些新麦粉也被他拿来做成面茶、面条和面饼。因此在我的童年记忆里,五月的老厝里总飘散着浓郁的麦香,久久不散。
“小满防虫患,庄稼保平安。”上午照看完麦田,午后的阿公也闲不住,总是马不停蹄地背起装满生石灰水的喷雾器,赶去家里的稻田除虫。往往等到傍晚时分,我来送点心,还能看见他在田里忙活。见我好奇生石灰水的用途,阿公耐心解释说是因为生石灰能驱虫消毒,有了它的保护,稻子能长得更好。那时在我眼里,在稻田里来回穿梭洒生石灰水的阿公,也像一位守护庄稼的卫士。
“小满一候,当食苦菜。”入夏后,阿公就开始跟我念叨要多吃点“苦头”,这时餐桌上也经常出现苦菜的身影。每次见我吃苦菜时眉头紧皱,阿公会笑着细数苦菜的营养,告诉我人生有时也如苦菜,初尝苦涩,回味却甘。
小满时节,阿公的菜园也是生机勃勃,瓜果飘香。黄瓜藤上小黄花绽放,带刺的嫩黄瓜躲在叶子下;豆角挂满架子,像绿色的小辫子随风摆动;西红柿红着脸,可爱极了。阿公这时照料菜园时,总会随手摘些给我尝鲜,笑说都是纯天然的蔬果,吃起来的滋味比蜜糖还甜。
时光流转,又到小满,此时的我站在老家的田埂上,仿佛又看见阿公挑着担子的背影,耳边也回响起他念叨的那句“小满小满,江河渐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