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都在线 牛吃麦 福州家宴

福州家宴

广告位

邢娜

在福州住了三年,我最喜欢的就是朋友的家宴,因为能吃到最家常的味道。正好赶上来了两位国际友人,朋友吆喝着一起来吃个“寻常百姓家”的家宴。这不是我第一次来Z姓友人家里蹭家宴了。他的家位于仓山区,是有100年历史的老宅,就像是福州生活的样本。

Z是福州本地人,对仓山区有着不可磨灭的热爱。你可以把仓山这个地方当成是陆地版的鼓浪屿,紧邻着烟台山——一座海拔不到50米的小山却是过去诸多领事馆、教堂所在地。而友人的家则像极了天津的五大道或是上海梧桐区里的那些小洋楼。

在福州有个说法是:如果有红糟,生活就不会太糟。

对于福建来说,各个地方的习俗有着天壤之别,闽东人喜欢的红糟,在闽南只有一些白事上才吃到。但在福州最红的菜市场,所有的习俗在福州人的讲述下都变得有趣了起来。一场完美的家宴,往往是从菜市场开始的。如果是第一次前往仓山区的先锋菜市,我建议还是做好准备,因为这里是非常“原生态”的。

菜市场是人间烟火气的完美注脚,你会看到网红糯唧唧(一种福州本地网红食物)的摊位前围满了探头探脑的外地人;看到琳琅满目的福州鱼丸,你会惊讶为什么福州有这么多的鱼丸种类,你甚至都叫不清楚名字;卖海鲜的方式也过于传统,有的是拿着大木盆装着的各式鲜活水产,宛若走进了海洋馆;各类炸物、蔬菜水果、大饼摊子甚至是卤味摊都会让人目不暇接……

我第一次探进这个菜市场的时候,就像是一下子闯入了福州人日常生活的数据库。

福州人喜欢吃春卷,每逢过年这道菜必在菜单之上。叫春卷其实更像是北方的春饼,菜则更像是南方版的炒合菜,饼却是有讲究的。Z的太太想起了家宴的菜单上,似乎可以加入这道春卷,于是我们就在摊位前看着老板“现做”出一张来。

肉燕,福州特有的一种小吃,福州人讲“漏包漏”,其实是“肉包肉”。用我专业的解读就是,把肉敲成馄饨皮一样的皮儿,然后包裹调好的猪肉馅。而我们日常理解的小馄饨,福州则是被叫作“扁肉”。福州宴席的最高礼遇——太平燕,就是以肉燕、鸭蛋为食材。在福州话里鸭蛋与压乱、压浪谐音,生活中的各种乱被压下去了,就太平了。现如今太平燕则需要加入鹌鹑蛋(取代了鸭蛋)、鱼丸一起煮好,吃的时候,只能是双数,不能为单数。

福州人除了热爱红糟,一般做成红糟肉配光饼,还热爱一种被称为“蟛蜞酥”的,其实是用福州闽江流域内的一种小螃蟹捣碎之后做成的,通常是用来海蜇蘸食或者用来配粥食用,如果你能吃得来,那么福州人就会很喜欢你,觉得你是懂他们口味的。

福州也有本地的生腌,没错,我们从来不会宣传,用来搭配的则是头水紫菜,往往你只有在本地才能吃到,里面还需要有拍碎的青橄榄,香气会来得更为悠长以及清雅,大都会使用香醋,白胡椒粉也是必备,血蚶饱满,腌汁清丽,根本停不下来。

富庶之地往往才会用糖,想说的是福州也是一个“酸酸甜甜就是你”的城市。倘若你是初次来到这里会觉得,为什么这里比江南还要甜?荔枝肉、醉排骨都是代表选手,本地人还喜欢用福建老酒跟糖一起来炒本地的芥蓝,这种味型被亲切地称为“糖酒炒”。

当日的家宴中,最亮眼的还有来自城内知名食肆望江楼的烤鸭,那是创始人亲自送来的,福州本地的烤鸭居然是茉莉花味儿的;还有一道红蟳蒸粉丝白菜,这同样来自当日菜市场的收获,并不是搭配肉饼,而是白菜,很别致的家常味道;如果说福州人只想推荐一种甜食,那一定是芋泥。加入了大量猪油之后芋泥变得丝滑,微甜的同时有着非常浓郁的芋头香气,就像是福州人的生活一般。

广告位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邮箱: jianxun98@hot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