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金井镇大福村东边山“一片瓦”寺庙是本地的文物保护单位,因其地质奇特、仿若天生神庙,被誉为“旧平潭十景”之一。平潭县志有记,“一片瓦”寺庙历史悠久,主要供奉金面陈夫人。青观顶景区位于大福村东边山的主要景点有“一片瓦”、“仙井”、“仙人脚印”等。“一片瓦”又称“片瓦仙踪”,该寺庙门口刻有碑文,记载着与之相关的历史。据说,“片瓦仙踪”四个字为中国当代书法家余险峰所题。
天工片瓦成佳境,似从蓬莱偷仙石。相传,明朝洪武11年,即公元1378年,海坛岛敖东芬尾境内大祥底村(此村在明末倭寇作乱时被毁)有一位名为“金蓝仔”的村夫得一梦,梦见陈夫人指点他去大方山(现大福村东边山)寻一福地作为宫宇。“金蓝仔”来此地后,看到长约十米、厚约五米的“猛虎巨石”,横卧仿若成顶,于是下挖石洞,立陈夫人炉位。
陈夫人,本名陈靖姑,福州府人士,受家庭影响,十三岁去闾山道教秘境(福州闽江)学法,十五岁学成归来。道成后,她与林九娘、李三娘结为姐妹。陈夫人行善无数,被尊为天仙圣母、临水陈太后、顺天圣母、临水夫人等,被誉为“救产、护胎、佑民”的“妇女儿童保护神”,是福建最有影响力的陆上女神。
推开寺庙大门,可见“夫人殿”,摆有供奉台和垫子等。陈靖姑信俗文化是闽都文化和海丝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曾有台湾信士在初十五的时候,前来为陈夫人祝千秋大寿。“夫人殿”背后设有“龙井”,双龙盘旋于岩壁之上。该石庙有两层,供奉着诸多神像。
传说,“猛虎巨石”为妈祖(林默娘)降服的千年斑斓神虎所化,坐东向西立乙山辛向。从前,神虎朝出夜归,晚上拖着疲惫的身躯回“一片瓦”所在地,渴的时候就到附近的“仙井”喝水。紧挨“一片瓦”,建有海宴寺,其左侧有一块巨石,村民亦称之为“虎石”。“天马”岩石位于“一片瓦”和“仙井”附近,眼睛、耳朵、鼻子、嘴巴分明,高约3.5米,长约6.7米,背部巨石如“天马”之两翼。村民在 “天马”岩石翼下摆放土地公公神位,祈求有土有财有福气。
“山壁后拾磴上,有榕树托根石缝,枝干奇古。” 石室后面的砖路通向山巅,由此可攀岩览胜景,一些大岩石上有石窟,积水清冽,仿若天井。广为人知的“仙人井”位于东边山丛林中的巨石之上,附近立有一块指路牌。继续向前走,可发现类似的“仙井”若干,个别井里有绿色浮萍,可见小蝌蚪游于其中。
东边山北坡某一孤立巨石顶上有似巨人之迹,大如箕,深寸许,北宽南窄。长1米,宽0.5米,平均深达10厘米,最深可至20厘米。相传为仙迹云,故称之为“仙人脚印”。除了神虎、仙井、天马、仙人脚印等,东边山上还有道士、神龟、仙桃、老牛等奇岩怪石,吸引许多游客慕名前来。由两块巨石夹道形成的“螃蟹路”颇有点“横行霸道”的意思,大多数人需要侧身才能通过。
“洋洋乎与造物者游”,极目见海,波涛浩渺,云兴霞蔚。野生栀子花长得随性洒脱,芳香扑鼻随风荡漾,摘下一朵别在胸前,似一朵浪漫的徽章。青翠挺拔的松树、喜阳吐蕊的龙舌兰等等,满眼春色惹人心醉。最让人惊喜的是岩石缝里挤出的植物,彰显着蓬勃的生命力。就这样哼着小调,走在山间小道上,让海风拂过发梢,感受大自然的环抱,时而汹涌,时而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