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都在线 特产 被桑葚“染紫”的夏

被桑葚“染紫”的夏

广告位

吴明松

被桑葚“染紫”的浅夏,让人神往。

周末时光,我们带上孩子,一同前往郊区的果园采摘,正是大自然回馈人类的好时节,枇杷黄澄澄地“攀”在枝头,芒果青黄相间,草莓粉嘟着小嘴……各种色彩荟萃,俨然画师笔下的油彩画。

而我们更青睐桑葚,放眼望去,满园的桑葚被阳光晒着,幸福地憋红了脸,涨紫了颊,空气中似乎都带着馥郁的香与沁心的甜。尝上一颗,酸甜可口,丰沛的汁液在唇齿间蔓延,思绪也随之回到了童年时光。

小时候,我在三叔公家生活,他家的后山长着一片桑树林,一到夏天,紫衣仙女将水袖一挥,点点紫色的粉就染在了树梢、枝叶上了。远远望去,就连天边也像镶了一道紫边,更别说那些馋嘴的鸟,翅膀也变成紫金色的了。

记得那时,孩子们没有什么可口的零食,漫山遍野的野果成了我们满足口食之欲的佳品。钻进桑树林,男孩们一马当先,像猴般蹿上了树,或坐在树杈间,或站在枝干上,摘一把桑葚,就往嘴里塞。瞬间,大伙儿的嘴角就留下了两撮“紫胡子”,鼻尖也被染上了酱红色,像戏台上的“红脸关公”,让人忍俊不禁。大快朵颐之余,我们摘下桑葚,当做子弹,互相“攻击”,大伙的衣裳很快就青一块、紫一片了。

树下,邻居田伯恰巧路过,心疼地阻止我们:“这么好的果子,你们怎么敢糟蹋!再胡闹下去,桑树明年就不肯长果子了!”我们面面相觑,不敢再随意丢弃桑葚了。大伙儿一滑溜下了树,捡起落地的桑葚,准备带回家洗净,再分给大人们慢慢享用。

与顽劣的男孩们相比,娴静的女娃娃则用上事先准备的工具,一人瞄准了钩,其他人在下面用竹篮接,一会儿工夫,篮子就被甜蜜的果实填满。她们吃桑葚的动作也文雅得多,通常是抿着小嘴,慢慢地尝着,就算偶尔吃到八成熟的酸果子,也只是微微蹙一下眉,不像男孩们那样,咋咋呼呼地喊酸。在我的记忆中,她们的笑声清亮、澄澈。

起风了,玩累的孩子们就三三两两,坐在土坡上,享受着夏风的惬意,几只欢乐的喜鹊也来品尝这大自然的“珍品”。我们也不赶它们,只是静静地看着,喜鹊并不贪嘴,它们衔着果急匆匆地飞回巢去。不知谁起的头,孩子们突然吵了起来。有的说,喜鹊这是准备喂给自己的雏儿吃的;有的辩道,这一定是衔回去给飞不动的“老鸟妈妈”吃的。争得面红耳赤,没个结果,也只好作罢。现在想来,孩子们的心多么纯净,明镜似的,不染尘埃。

“爸,我们摘一些桑葚果回去,给爷爷奶奶也尝尝,好不好?”儿子瓮声瓮气的声音把我拉回现实中。“好!”我摸了摸儿子的小脑袋,欣慰地点点头。

采摘结束,已近傍晚。晚霞如玫瑰花瓣,洒向那一山的紫色,调成一杯紫红色的鸡尾酒。我回头又望了一眼桑树林,心也郁郁葱葱起来。

广告位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邮箱: jianxun98@hot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