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都在线 牛吃麦 一代天“椒”

一代天“椒”

广告位

蔡旭麟

一次偶然的机会,参加了一场美食评选,现场一道名为“一代天‘椒’”的菜品让我眼前一亮,舌底生津。那久违的味道,那久远的记忆,从遥远的时空翩然而至……

不知是哪位大厨取了这么雅致的菜名,其实它就是土得掉渣的炭火煨辣椒,浦城方言叫“煨番椒”。原产于南美异域的辣椒,于明朝末年传入中国,经过数百年的本土化栽培,早已成为国人餐桌上一道平常又醒目的菜肴。更多时候,它作为各种食材烹制的配角,可谓是“倾情不怕千刀碎,佐料尤调百味丰”。起锅后,用白净的瓷盘或瓷碗盛装,红绿辣椒相间其中,煞是好看,不动碗筷,就先在“色”上拔得头筹。

我虽谈不上嗜辣如命,却也情有独钟,有时辣椒酱拌饭也能吃出山珍海味的感觉。较之“煎、煮、炸、腌”等做法,我认为生椒最好选用当地培育的土椒,颜色青绿,细长柔软,从菜园摘一把洗净去蒂,用炭火煨熟后食用,味道尤佳。

早年,城乡都烧柴火灶,一日三餐,人间烟火。等饭菜热气腾腾地端上桌,灶间的炭火还扑闪着火苗,正是煨辣椒的好时机。如今,脑海中常常翻腾着这么一幅画面:系着黑色围裙的外婆,手脚麻利地将事先准备好的青椒放到火铲上,送到灶膛,不多时,煨熟的辣椒外焦里嫩,火候掌握得恰到好处,轻轻拍去黏附的白炭灰,将辣椒手撕成丝,或用刀切细碎浸泡在家酿的酱油中,再依据各人的口味加点麻油或熬制的猪油,香辣诱人,白米饭都比平常多吃两大碗。

随着“厨房革命”的深入,城区人家几乎都用上电力、液化气、煤气等能源,从此,炭火煨制的辣椒告别了大大小小、或方或圆的餐桌,留在人们根深叶茂的乡土记忆中。所幸,乡村有些农户“涛声依旧”,还在使用柴火烧饭。倘若在“把酒话桑麻”的农家院子里,突然端上一碗“煨番椒”,做客的爱辣人士必然喜出望外,或许会禁不住像古典名著《水浒传》中鲁智深一般大吼一声:“好久没尝,嘴里都淡出了鸟来!”

广告位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邮箱: jianxun98@hot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