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都在线 建筑 文风盎然的凤山书院

文风盎然的凤山书院

广告位

闽侯,素有海滨邹鲁之称,是古代政治文化中心。在宋朝时期就有书院的出现,到明清时期,闽侯书院发展规模较大,制度完备,拥有几座出名的书院,位于荆溪镇港头村的凤山书院就是其中一所。

凤山书院位于荆溪镇港头村的凤髻峰上,上山之路曲径通幽,峰回路转间,一座中式建筑坐落于此。它坐北朝南,远眺闽江。颇有一番古韵。

走近山门,门上楹联写着“凤翔江皋遍体文章辉舜日,山开书院万卷诗书颂尧天”,门头刻着凤山书院。原来,这里就是闽侯境内为数不多的几所书院之一——凤山书院。

书院四围方整,外围琉璃花格墙,总占地面积1125平方米,画栋飞檐,如振翅欲飞的凤凰雄踞山巅。凤山书院分三进,首进为六子祠,宽15.8米,深9米,属于单层砖混合结构,面阔三间,单檐歇山顶,供祀宋先儒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颐、程颢、朱熹六人。

祠正中立着铭刻六子姓名的石碑,左右两边壁上各绘有三幅六儒的图像。二进为朱文公祠,供祀理学宗师朱熹六子祠和朱文公祠柱联遍布,词句优美,两侧的回廊墙壁上写有诗词名篇,让人叹为观止。从六子祠以及朱文公祠的供奉即可推断,凤山书院与理学渊源极深。

这样富有儒雅之风的书院又是何时坐落于此的呢?凤山书院,最早从宋绍圣四年开始建设。因为这里的山脉像幼鸡、鸡雅名凤,所以取名凤山书院。

位于凤山书院第二进与第三进之间,是书院的中庭,这里清新明亮,右边并排矗立两株高大挺拔的欧洲杉,树后是著名的《凤山书院碑记》石碑。石碑曾遭摧毁,后经乡人们复原,又重新立在于此。

碑立于清乾隆五十七年,为青石所制,高2.15米,宽0.81米。碑文是由清代名宦、著名的书法家叶观国撰写,为福州现存书院古碑中的珍品。碑额为弧形,由叶观国用篆字字体雕刻“凤山书院碑记”。碑文直行楷书阴刻,记述了凤山书院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沿革。

凤山书院的第三进名为奎光阁,奎光阁于1993年重建,宽约25米,深12米,高9米,面阔五间,重檐歇山顶,琉璃瓦屋面。

一层的正中是孔子的塑像,大厅两旁均有古代文儒大家画像以及文学作品。格调高雅,文风盎然。

在二楼则供奉着文昌帝君。周围摆放着精致的神嘉、神位以及祭祀的香油灯火。每逢考试期间附近的村民都会来书院祭拜以祈求考试顺利。

在清朝的时候,这里还会定期举办诗会,吟诗泼墨。据说民国时期,有一位老人名叫萨镇冰,萨老坐着轿子也要上凤山书院参加诗会。凤山书院在20世纪初,还创立凤山小学堂——凤山高等小学国民学校。几经风雨,凤山书院也一度倾塌。在乡贤帮助下,凤山书院重新修建。

修建后的凤山书院,气派不减当年,只是时代已然过去,这里也不再有朗朗书声,留下凤山书院独守一方纯净,回归了恬静和淡然,成为一处风景供来此游玩的人们欣赏与品味。

凤山书院
广告位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邮箱: jianxun98@hot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