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都在线 特产 说缢蛏,道竹蛏

说缢蛏,道竹蛏

广告位

蛏,是连江的特产。

白色是缢蛏,看模样不惹人喜欢,长条细壳,首尾常开,内肉蠕动起来象条虫,可吃起来味道鲜美。特别竹蛏,金红色的肉,个大体粗口味尤佳。

传说蛏是龙的鼻涕。朱元璋率兵攻打福州,坐官船从浙江入闽,船舷上爬满这种怪物,他有点怕,只好下令用筷子夹住,一条一条的扔进闽江里。朱元璋后来当了皇帝,人们才认真考察蛏壳,果然每条蛏的壳上都有筷子的夹痕。于是认为蛏是非凡之物,原先写成虫奥字,也因之舍繁就简改成蛏了,寓有圣上敕赐的意思。

现实应验了传说,家乡种蛏至今种苗多从浙江乐清一带采购来的,当年朱元璋抛蛏的闽江口沿岸成了养蛏之乡。养蛏人耕海造田十分艰辛,在海水潮夕复漫的大滩上硬是挖沟成垅,筑埂成畦,修成一块块平整如镜的蛏园,一旦台风、大潮,海水荡平垅畦,复得重整,年年如是,不厌其烦。蛏农们劳动不计日程,从不夸耀创造财富的功劳,一年四季默默雕琢,一身泥土一身水,全身心扑在滩涂上。如果你客游蛏乡,一定会看到身穿短裤衩、短袖衫,肩荷短柄锄头,腰系瓮嘴竹制蛏箩,扛着泥撬,迎着晨曦征战滩头或排成雁阵晚归的蛏农。

蛏是连江的特产

我们赞美蛏农坚韧的能耐,还要赞美他们聪慧的发明,为改变在烂泥中跋涉之苦,他们想出了利用木板在泥土中打滑的原理,创制成简易泥橇,单脚跪在木板上,另一只脚当划桨,用力向前划,泥撬就会象箭一样飞出老远,这并非现代化的电动铁马,但是管用,几个世纪沿用下来,真成了传世之宝,惹得日本友人又是走访又是录像,拆开标量尺寸带回研究。

蛏是从谷粒大小的苗种养成的,一般都是经年收成。原先的小生灵,从远途贩运而回,如侍候婴儿一样使它逐渐适应寒暑,一经播撒下地,还得关照“过关斩将”。按蛏农的话说,要盯着眼睛盼它长大,有似爱子一样倍加爱护,因为它自卫能力差。皮皮虾、虫戋蜮仔、油龙、鲇对它构成严重的威协。这些杀手霸地为寇,时时潜伏在蛏苗身旁,猝不及防地出击骚扰,在这样艰难环境中生存十分不易!它仅以那么两片薄壳不断地启合摄取浮游生物,全靠快速敏捷的习性,抵挡避害。每当天敌扑来,它就一闪缩于壳中,然后幽幽地一喷水柱,“吱”的一声如诉“拜拜”,教对手无可奈何。大凡万物的存在,各自都有自身生存的招数吧。

说蛏,难忘殷红娇媚的竹蛏,自从闯到宴席上来之后。每每压倒群芳,独占风流。可惜竹蛏深居大海,捕捉艰难,偶尔出现,都只供人们叹赏而已。海边儿女们才有幸领略它绰约的风姿,体味它的既嫩且脆,润而不滑,甜中带淡,暗送幽香的奉献。人们多么希望水产专家们施展神功,迁竹蛏家庭出“深宫”,选一块浅海良滩,使其安家落户,好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丰盛,多享口福。

广告位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邮箱: jianxun98@hot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