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田的乡镇大多从事竹编生产,杉洋镇便是其中的一个典型,善德村更是一个以竹编为主产业的乡村。善德村有着悠久的竹编生产历史,几乎家家户户都会竹编技艺,每个角落摆满各种样式的竹编产品。
竹编就是竹丝篾片的挑压交织,一般称被挑压的篾为“经”,而编入的篾称为“纬”,由经与纬的挑压可编织出千变万化的图案,制作出千姿百态的竹编制品。
竹编先是破竹抽丝、刮削磨光,将竹子剖削成一根根厚薄匀称、韧性十足的竹条,小的仅两三毫米宽。之后,用水将这些竹条浸泡几分钟,使之变得柔软。接着便是编织,这是竹编工艺中最难的一个环节,通过对竹条的挑压交织,编织出千变万化的图案及各种精巧的生活日用品。此后再经染色、上油、晾晒等工序,一件竹编制品便大功告成。

竹编过程中,女工以编织为主,男匠则做些破竹等体力活及竹编制品的扎口、定型等关键活,分工协作、精益求精。
古田竹编起源于清末,早期只是把竹编制品当作是一种务农、生活用品,比如提篮、猪笼、簸箕等,外形朴实,注重其实用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竹编农具、生活用品已经逐渐从农家引退。
由于手工艺人对竹编不断创新,古田竹编没有消失,而是在不断延续和发展。随着竹编技艺的改进和创新,渐渐地古田竹编制品外形更加美观,从昔日的农家用品变为了很多精美的摆饰,日显工艺品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