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老鼠腊是一种腊味。始于何时、何人,今未发现文字记载,无法定论。
每当金秋之后,冬季到来之前,正是粮丰而鼠肥之时,也是农闲季节,每逢这个时候,山民们就成了“猫儿”— — 馋嘴猫。他们用铁笼子等机关捕捉山鼠,既饱了口福,也为山上的植物减少鼠害,一举多得。
这种山鼠专吃芦苇根,因此有些地方称其为“甘鼠”。“甘鼠”不像家鼠那样不讲卫生,饥不择食,它只吃芦苇根及其它植物根茎,因此肉质鲜美,营养卫生。
抓到山鼠后,褪其毛发,剜掉内脏。升起炭火,投糠入火,使之产生浓烟;再把山鼠拿到炭火上熏烤,熏至表皮呈现出红铜色,透出肉香为止。若用稻草来熏烤山鼠就制成了“老鼠腊”,鼠肉便会充满了田野的芬芳。
准备进食前,把熏好的山鼠洗干净,去掉头尾,然后切成小块,多数是配以冬笋丝、萝卜丝、辣椒干、大蒜丝一同热炒,冲下红酒,放入些许味精等调料,香中有辣,辣中带甜,香气扑鼻,味道之美,比任何肉类更甚,尤其是爱喝酒的人,更把它视为下酒小酌的美味佳肴,细细品之,美不胜收。要是“老鼠腊”在火锅中热着,此时再倒入啤酒,香味就更为纯正了。夹一块香喷喷的山鼠肉,酒香和肉香俱全,别有一番风味。
老鼠腊确实好吃,只是味道很难形容,如果类比一下,我看比火腿肉或牛肉干更有嚼头。不但美味可口,而且含蛋白质高,营养丰富。尤有补肾之功,对尿频或小孩尿床症具有显著疗效,故有一定的药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