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都在线 牛吃麦 闽清乡宴——忘不了的“乡味”

闽清乡宴——忘不了的“乡味”

广告位

如今,城市变化日新月异,都市精致的菜品让人们逐渐疏远了乡宴的味道。停刀落箸,乡宴至美。在不少人的记忆里,正是清新纯净的水土和朴素的人情味,才能塑造出这种与城市烟火截然不同的乡间佳味。

一方水土一方人,一方人做一方宴。备好炉灶锅台,干货菜蔬,鸡鸭鱼肉,烧、扒、炖、焖、煨、汆、涮、烩、熬,无数烹饪的滋味,都随着一盆盆家常菜肴飘香远传。闽清,地处闽江中下游,闽江横贯县境,是“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县份。依山傍水的自然环境孕育着闽清本土的丰饶物产。

主持乡宴的团队被人们称为“站鼎”,露天搭棚设灶,前来赴宴的亲朋好友自然也是露天就座,乡宴的阵势有时能连绵数里。早期的福州乡宴,要上“四拼”“八炒”“八大样”加小碟、甜点等20多道菜。酒足饭饱以后,还会给来客备好“打酒包”,带回家慢慢吃。说起福州市区的乡宴总少不了鱼丸、肉燕和八宝饭,那么闽清的乡宴都有哪些经典菜?

在闽清,素有“无香糟鸭不成宴”的传统。作为乡宴头牌的香糟鸭在闽清传承已历百年,其重要原料番鸭本是外来物种,在闽清落地生根,离不开本土特产青红酒糟的融合。

做香糟鸭首先需将青红酒糟经石磨仔细研磨,质地均匀的细浆才能染上水煮至半熟的鸭身。待鸭皮红透风干,架起一口熏锅,锅底铺上糯米、粗盐和茶油,静待炊烟孕育出鸭肉的细嫩绵密。

成熟后的香糟鸭外表透着喜人的红,而这一抹红还散发着闽地特有的酒香气息。在香糟鸭烹制过程中,还需加入香叶、草果、桂皮、八角、白蔻等十余味香料,前调至尾调的香气各有不同,堪称吃货最爱的复合香型。

肉丸子煮蛋燕是当之无愧的乡宴大菜。掌心般大小的肉丸展现出粗犷、踏实的乡土风格,是由猪肉末、豆腐、香菇和葱粒捏合而成。轻盈如燕的蛋燕是地瓜粉和鸡蛋的“混血儿”,爽滑弹牙,透着浓郁的蛋香。

在肉丸子煮蛋燕的制作过程中,最好以新鲜的蛏子、青蛾和虾干炖煮汤底,与丸子、蛋燕同煮的食材还有肉燕和鹌鹑蛋。人们关于万事平安的美好寄托,全在这一锅鲜香的硬菜里了。

大盘炒,一道无汤版本的大杂烩。其原料挑选乡间简单自然的食材,让不同的风味弥补、融合、碰撞是烹饪这道菜的本意,正如乡间自然的亲切感与质朴的人情味。

尽管大盘炒的食材本无定式,但有几样食材却是格外出彩的。例如用以提鲜的海蟹、清香爽脆的笋干和善于吸附各种风味的腐竹和花菜。同时,大盘炒最好用猪油炒制,加入虾油、青红酒和胡椒粉调味,焖煮十分钟后还需勾上一勺薄芡,以便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食材滋味更紧密地“团结”在一起。

山苍子,是樟科木姜子属的植物,或许只有福建人才会想到用它作为炖汤的材料吧。但正如老话所说“靠山吃山”,山地众多的闽清便诞生了这道汤品。猪脚的脂肪香气在山苍子的味道面前也要靠边站,独特的草药香气萦绕在不少人的回忆中。因此,它还是闽清人最具代表性的乡愁依托。

奇异的菜品往往只需要采用最朴素的烹饪方式。山苍子根炖猪脚的烹饪过程尤为简单,焯过水的猪脚、洗净的山苍子根和目鱼干,统统往锅里一放,清炖一个小时就可以开喝。

由一条梅溪贯穿而过,闽清的鱼类资源也算丰富,单论鱼肉的风味或许难分三六九等,但在一口鱼汤的滋味上,闽清人偏偏喜爱一口清炖花鳗。

花鳗挑选1斤半左右的为宜,从脊背切段但腹部的皮肉尚且相连,以便更好释放鲜味,又不至于在炖煮过程中导致鱼肉松散。花鳗焯水至表皮泛白即可转换阵地,准备一口砂锅,与花鳗一起炖煮的还有党参、枸杞和大蒜,此外还需加入茶油和青红酒,这是给鳗鱼汤去腥增香的好办法。不可将砂锅直接上火炖煮,还需放入蒸锅蒸煮一个小时,才能成就这难以媲美的一口鲜。

既然闽清的糟菜能成就一盘炒粉干的鲜香,那么它也能塑造一碗排骨汤的酸爽。闽清的糟菜酸甜适中、醇香扑鼻,在当地人看来,它最搭配排骨的风味。

糟菜上排汤对于糟菜的切法颇有讲究,一半需切得细碎,一半则保留较完整的长条状,以表现富有变化的口感和味觉层次。上排则选用带有软骨的部分,糟菜和上排炒制出香气,加水熬煮一个小时即可。

在外人看来,茶油拌线面的做法和常见的拌面并无差异,只不过将挂面换成了线面,花生油变为了茶油,依然需要酱油、味精和葱花的调剂。但正是这一口山茶油的滋味让拌面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山茶油口感细腻饱满,香气也更加清新适口。而本地线面的细密也非挂面可比,将韧性拉进更加纤细的面条当中,诠释着一口拌线面的筋道。

折叠木桌展开,并在桌面披上红色塑料布,乡宴就此拉开序幕。乡宴虽然在半室外,吹着大风扇,环境一般甚至简陋,但是地道的老福州味道不会因此丧失。什么是家乡?家乡是一个可以寻根的地方,是一个落叶归根的地方。

广告位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邮箱: jianxun98@hot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