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都在线 村镇街巷 高宅榕树下——高宅村

高宅榕树下——高宅村

广告位

高宅村面临浩瀚的乌龙江,江畔有一片古榕树群。“高宅榕树下”,这是老建新的一个美景。高宅榕树群中,有一株红皮古榕树,树龄已达千年,树冠如一把大伞,密不透光,有“高宅榕树甲天下”之称。旧时,高宅榕树下风帆往来,棹声不绝。每到冬季,一艘艘满载大白菜的船只撑到高宅榕树下,大半个凤岗里村庄人家都到这里买大白菜过年。

高宅村的村民百分之七十姓高。相传高宅村高氏祖籍山东渤海地区,汉代随中原人南迁,闽越时期,高氏在长乐县龙门乡定居。1460年前后,高宅高氏始祖高维大迁来凤岗里。现高宅村高氏大门春联都写着“渤海家声远,龙门世泽长”。在高氏迁入前后,薛厝后、蒋厝里还居住过少数薛氏、蒋氏等村民,不久先后外迁。高宅村曾流传一句古谣:“一高顶九蒋,一蒋顶九薛。”高宅村“村里”还是陈姓聚居地。陈姓始祖于明万历年间由福清南阳村迁入,至今有440多年历史。陈姓占高宅村民的百分之二十。现高宅村还有翁、尤、张、郭、王等姓氏,约占高宅村民的百分之十。

高宅村吴桥头,建有高氏宗祠。宗祠始建于民国元年(1912),宗祠四面风火墙,祠宽20米、深30米。进大门为回廊,从环廊登阶进入正厅“树德堂”。堂上高悬“朝元”“万流归宗”“龙门世泽”“孝慈”“孝悌”“孝敬”等牌匾。“朝元”金字匾额为御赐,褒扬参与筹建高氏宗祠的高稔。光绪二十四年(1898),高稔考取戊戌科拔贡第一名,被光绪皇帝钦定为朝元。宗祠大厅前柱,有对联曰“前节度,后平章,父子继绳光史乘;仲尚书,伯少傅,弟昆济美衍云礽”,褒扬史上高氏父子、兄弟为官光宗耀祖事迹,以激励后人。

在高宅榕树下附近,有建于清初的古寺“香积寺”,山门红漆,门联曰:“浏览千江有水千江月,仰观万里无云万里天。”香积寺前殿为戏台、酒楼、环廊。戏台顶为双层九脊歇山顶,戏台前面有拜台,顶高8米。戏台联曰:“台上笑,台下笑,台上台下笑引笑;装古人,装今人,装古装今人装人。”香积寺远观三座皆为双层九脊歇山顶,金脊琉璃瓦,辉煌炫目。

高宅村古民居大部分已拆建新房,留下的古建筑已不多。高志銮古厝青砖“火墙包”,门口六级大石板台阶,廊前墙基左右两边各有两块黑花岗岩雕刻的花鸟图案,大厝前后两进,前进后进前各有一个天井,后天井里还有一口古井。高志銮厝至今保护完好。在高宅街的高振玉古厝,纯木结构,“六扇五拔尾”,左右各有书院,也是村庄内难得的保护完好的古厝之一。高宅村人才济济,宋代出了九个进士:高遹、高选、高特、高介卿、高首卿、高耸、高渥、高安世、高名世。

广告位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邮箱: jianxun98@hot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