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都在线 村镇街巷 石边头村

石边头村

广告位

石边头村原来由马厝里、史厝里、八洲、洋墩厝4个自然村组成,后来划出史厝里、八洲、洋墩厝与潘厝衕、叶宅组成潘边村。

相传石边头过去是石姓人家居住的村庄,由于战乱和自然灾害,人口频繁搬迁,石姓人家逐渐被马、史族人所替代。马氏家族原系陕西扶风县人氏,先迁江西,再迁福建长乐潭头岭前雁山下。石边头马氏是长乐岭前一名马姓人氏至石边头经商后被招为女婿在此繁衍的。石边头以马姓为主,史姓为次,另有其他姓氏共15个。

石边头村内有一条江称“后门江”,属闽江小支流,东经后曹村、卢滨村、横江渡与闽江相通,西经新垅口、潘厝衕与乌龙江相连。新中国成立前,这条港是闽江与乌龙江的中间水道。由于旧洪山桥桥梁较低,洪水季节船只不能从桥下通过。上行的船只从福州经横江渡过新垅口入乌龙江;下行的船只从淮安鼻转乌龙江经新垅口过横江渡入闽江,去福州及下游等地。因此,在石边头“后门江”新垅口附近形成天然码头“水运口”。水运口经常泊船装卸货物,服务业兴旺一时。

石边头村内有一座桥。这座桥是用3块长6米、宽1.3米、厚0.8米的大石板铺成的。桥的两头有一段宽4米的石板路。经商者在石板路两侧盖起房屋,形成一条“合掌街”(又称石边头街)。街上有酒库、海鲜店、肉桌、药店、食杂店、米店、药材店、橄榄厂、诊所、饼面店、火柴店、制衣店等。

石边头村有一座大厝叫马公生大厝。马公生是大商行招牌。民国时期,马家兄弟数人合伙在建瓯城关开设马公生商行,经营南北京果,兼营木材批发生意。因商行由马家公房开张,故名马公生,寓马家公房做生意之意。马公生大厝建于上世纪30年代,坐东朝西,呈长形状,两层木结构,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左右,数十年来居住马家后代10多户。2000年,因工业区建设需要被拆除。石边头村民大部分安置在建中小区。

石边头种有龙眼、橄榄、芒果、枇杷、杨梅、黄皮果、柑橘、荔枝和白玉兰、木兰、珠兰、茉莉、代代花等。100多年前,石边头马云品在流花洲种植百株橄榄树,一年采摘橄榄几百担。马云品在石边头街办了一个橄榄厂,产品远销上海、苏州、杭州等地,远近闻名。

广告位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邮箱: jianxun98@hot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