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都在线 村镇街巷 在积兴里探寻旧时光

在积兴里探寻旧时光

广告位

《平话》

仓山的风,总带着一点旧时光的味道。那是一种穿过红砖屋檐、掠过青苔石阶的气息,带着闽江水的潮湿与阳光的温柔。在福州公园路东部的深处,有一条不为多数游客所知的老巷——积兴里。

这条巷子不长,不过百米,却像一卷折叠的老相册,藏着仓山昔日的荣光。有人说,“积兴”之名取自“积德兴旺”,也有人说它出自荀子《劝学篇》:“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无论哪种说法,都让这条巷子有了几分文化的厚重。

走进积兴里,视线被红砖与藤蔓交织的画面所吸引。阳光从三角梅缝隙里洒下,碎碎地落在斑驳的墙面上。掉漆的木门依旧上着古老的铁锁,电线交错在头顶,却意外地与这些老洋房和谐共处。城市在急速生长,而积兴里似乎选择了慢下来,任时光在砖缝间生根。

积兴里的一砖一瓦,都是故事的载体。1-6号的龙楼别墅,是南洋风格的二层砖木结构,由印尼归侨薛氏家族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建造。红砖在阳光下依旧温热,百叶窗轻轻摇曳,似乎还在回望旧日的荣华。7-8号的星庐,一幢西洋式二层小楼,屋檐的线脚细腻而优雅。它几经流转,曾被收作公房,后又归还原主,命运多舛,却依旧挺立。而10-13号的整庐,更像是积兴里的灵魂所在。原主魏进相早年赴日谋生,回国后以木匠之手筑起这栋西式洋楼。门头上那用红砖砌成的狮子与独角兽图案,仿佛在诉说福州与世界相遇的故事。

战争的阴影也曾在此徘徊。抗战时期,整庐的地下防空洞成了邻里避难的地方。魏进相娶了日本籍妻子,为避祸改名“魏新昌”,在乱世中以智慧护家。那是一段旧福州人特有的生存智慧与隐忍。

岁月更替,积兴里没有被时间掩埋,反而在沉寂中孕育了新的生机。老厂房被改造成了积兴里咖啡馆,咖啡香与笑语在老砖墙间流转。这里常常举办画展、读书会、电影分享会——文化在旧空间中重新萌芽。老建筑因此拥有了新的灵魂。

在不远处,「来坐Laizē」也在悄然生长。白天是咖啡馆,夜晚成了小酒吧。主理人虹姐希望它像朋友家的客厅,温暖而松弛。福州话的“来坐”听来亲切,像老邻居在门口招呼:“来坐坐,歇歇脚。”午后阳光透过百叶窗,人们在柔光里读书、闲聊。夜幕降临,威士忌的香气取代了拿铁的温柔,冰球碰撞的清脆声成了这座老街的夜曲。

积兴里白天与夜晚的模样,像是两幅并置的画卷:白日里,老居民提着菜篮,慢慢走过水泥路;夜色中,咖啡馆的灯光映在年轻人的脸庞上。旧顶梁与现代设计交织,构成了仓山最温柔的风景。或许,这条巷子的未来仍充满未知。城市的脚步从未停歇,更新与拆迁是现代化的必然。可烟台山片区的保护规划给了人们希望:历史街区也可以不被遗忘。

积兴里的故事告诉我们,老建筑不只是城市的记忆,更是文化延续的方式。当风吹过红砖墙,当光洒在岁月的斑驳上,我们看到的,不只是时间的痕迹,还有福州这座城柔软的心。

如今,当无人机灯光秀照亮闽江之心,城市的节奏愈发喧嚣,而积兴里依旧以自己的步调,守护着仓山的静与雅。这里的光阴,是慢的,是温的——像一杯刚冲好的拿铁,轻轻一口,满是旧时福州的味道。

广告位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邮箱: jianxun98@hot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