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叮叮当,叮叮当……”不远处传来的清脆敲打声一下子把人带回那段甜蜜的日子,以前的小孩儿没有像今天这样琳琅满目的零食,对于馋嘴的小孩来说,希望听到的就是屋外传来的“叮叮当……”敲响声。
小时候,有一种叫做敲糖的营生,一般是借敲糖之名,行收破烂之实。每当村庄里传来清脆的“当当”铁锤声时,我们就像是听到枪声的运动员,然后追随着麦芽糖卖家的脚步闻到了背后的麦芽糖味。印象中敲糖人担一副扁担,前箩后箩装的都是沿街收的破烂。箩上有一个很大的圆篾箕,用白尼龙纸盖好,里面放的是麦芽糖,手里拿着一个小铁铲一个小铁板,沿街敲喊。每当您听到这种叫卖声时,您都会回家翻箱倒柜,看看是否有用完的牙膏或不需要的拖鞋去和师傅兑换麦芽糖。
刚开始吃的时候它是硬的,把它放在嘴里时会变软,它非常有嚼劲,香甜可口,而且很粘。麦芽糖是舌尖上最甜蜜的童年记忆之一。甜蜜的感觉直接使我心底甜起来,而黏糖就像是记忆中的强力胶,它怎么都不会散开。
小时候,总是感觉吃不够麦芽糖,我经常想到如何制作如此美味的麦芽糖。我记得我听家人说这些都是自己做的,我当时不知道该怎么做,但是知道有个朋友是做手工麦芽糖的。有时,我去他家进行实地考察,麦芽糖是用糯米和麦芽煮熟的,然后用酶发酵的,由于添加了蔗糖,所以常见的麦芽糖看起来是金黄色。
麦芽糖的制作并不容易,首先是材料的选择,主要用麦芽、糯米和蔗糖;其次是荞麦芽和浸泡糯米;第三个过程是处理麦芽和糯米,将麦芽捣碎,将糯米蒸熟;第四个过程是混合发酵。将蒸好的糯米和麦芽直接放入锅中并充分混合,以使麦芽和大米充分发酵。接下来是过滤和晒黑。麦芽和糯米发酵并成熟后,它们将变成稀浆。这时,必须将它们从锅中取出并用纱布过滤以除去糖渣,然后继续制成糖汁。然后将糖浆冷却凝固。最后一项是体力和技术的工作。将明亮的且稍微凝固的糖浆挂在特殊的木叉上,反复拉动直到糖的颜色完全变成乳白色。现在是拉开侧面并展开以避免彼此粘在一起,直到糖浆块被拉得又薄又毛。这时,正宗的麦芽糖就做好了。
其实麦芽糖,是一种中国传统怀旧小食。它还有很多的功效与作用,具有养颜,补脾益气,缓急止痛,开胃除烦,致润内脏,通便秘等功效。可用于治疗气短乏力,脾胃虚弱,纳食减少,等等,还有很多就不一一说了。麦芽糖在传统习俗文化中起着重要作用。早年,当每个家庭都敬拜厨神时,麦芽糖是必不可少的牺牲品,因为黏性麦芽糖可以粘贴上帝的嘴巴,要求上帝回应任务的炉灶神说了好话。
如今的麦芽糖依然很受欢迎,只是少了当年的那种满足感。或许,回忆才是我们最美好的体现。愿我们所有人的生活都能像麦芽糖一样甜甜蜜蜜,甜而不燥。您是否用破旧的拖鞋换过麦芽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