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都在线 文学与艺术 瓦上的乡愁

瓦上的乡愁

广告位

周广玲

记忆里的老厝屋顶上密密匝匝地铺着瓦片,一片挨着一片,从屋脊一直延伸到屋檐。这些瓦片历经风吹雨打,有的表面已被青苔覆盖,有的还布满细小的裂纹。

小时候,我时常躺在院子里的竹椅上,望着屋顶上的瓦片发呆。阳光从瓦缝间漏下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犹如无数闪烁的小星星。那时候不懂什么是乡愁,只觉得屋顶上的世界喧闹又有趣,因为不时就有麻雀落在瓦片上,啄食瓦缝里的草籽,发出细碎的声响,更是格外动听。

故乡的雨总是来得突然,往往是远处传来几声闷雷,犹如巨人在天边滚动空桶。紧接着风便起了,卷着尘土和枯叶在村道上不停“狂奔”。最后才是雨点,大颗大颗地砸下来,打在瓦片上,随即传来清脆的声响。起初是零零星星的滴答声,很快就连成一片,如同千万颗珍珠倾泻而下,转眼间便在檐前挂起一道水帘。我有时会蹲在屋檐下,伸出手接雨水,看着水珠在掌心碎裂又溅起细小的水花,总觉得十分有趣。

屋顶的瓦片下是支撑房屋的梁木和椽子,再往下便是我们一家人居住的三间房。正中间是厅堂,左右各是一间卧室,厅堂里中央摆着一张漆面斑驳的八仙桌,墙角立着的老式座钟每到整点都会发出沉闷的报时声。瓦片虽薄,却能抵挡狂风暴雨,记得有年台风来袭,大雨倾盆,村里一些用茅草做屋顶的房子都进了水,我家的瓦厝却只有几处漏雨。母亲找来盆碗接水,我则乖乖坐在厅堂里听外面呼啸的风声和雨点敲打瓦片的声响。

不过瓦片也会“老”去。过去每到春季,父亲都得爬上屋顶检查那些破损的瓦片。他总是小心翼翼地走在屋脊上,把碎裂的瓦片取下再换上新的。那些旧瓦片放在院子一角,时间久了,竟堆积成一座小山。我小时候喜欢在那堆瓦片里翻找,只要发现形状特别的碎瓦片,就把它们当做宝贝收藏起来。

长大后离开家,我搬进了城里的高层住宅楼。雪白平整的天花板取代了记忆中的红砖瓦。下雨时,只能听见雨水敲打玻璃的单调声响,再没有从前那种雨打瓦片的韵律。前些日子回乡,发现老屋的屋顶已经换成了彩钢板。父亲说这样方便,不用再像从前那样每年上房检修瓦片了。

那天我站在院子里,望着阳光下泛着冷光的金属屋顶,心里空落落的。那些记录着我童年时光的瓦片,不知被运到了哪里,或许早已碾碎,铺进了某条乡间小路。如今城里还能看见一些旧瓦房,不过大多数是等待拆迁的危房或是特意保留的历史建筑,路过的人们也很难想象那些瓦片下曾经发生过的生活,就像老家房顶的那些旧瓦片,早已悄悄变成乡愁的代名词,留在了我的记忆中。

有时下雨天在城里的老街散步,听见雨滴轻轻敲打古厝屋瓦的声响,我的心里仍会觉得十分踏实。可雨停后抬头,望见的不是记忆里那片熟悉的瓦顶,心里又难免惆怅,只能感叹时光匆匆,带走了瓦上的岁月,只留下满心的怀念。

瓦上的乡愁,就像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牵挂,它不惊天动地,却像屋檐滴落的雨水,一滴一滴慢慢渗入心田,又会在起风落雨的日子,轻轻叩响思念的门。

广告位
下一篇

已经没有了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邮箱: jianxun98@hot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