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都在线 牛吃麦 福州人与茶

福州人与茶

广告位

茶,是福州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茶摊、澡堂、讲书场被称为福州的“民间休闲三宝”。过去,福州茶摊林立,东街口、三坊七巷附近都有比较著名的茶摊。

七十年前,福州的街道都是狭窄的石板小路,最大的街道便是城内的南街了,最宽也不过一、二支。交通工具主要是马和轿子。南方人骑马的不多,经常的代步工具是”竹轿”。除官僚豪绅自备轿子外,一般人临时乘轿子要租用”野轿”,通常人们日常出行都是步行了。

茶亭街位于城区和台南之间,当时从南台万寿桥(今解放桥)进城或由城里去南台过往上任的、赶考的还有经商、驿递以及三教九流的都要经过这里。这里榕树成荫,正是行人歇脚的好地方,因此茶馆林立”茶庵鸟道”茶亭街因此得名。

旧时有座茶亭桥,在桥两边开设好几家茶馆,”一团轩”茶馆便是茶亭桥东侧第一亭,西侧有”若春”等茶馆,其中”一团轩”最闻名。该茶馆盖在茶亭河之上,面积有三、四百平方米,三面开窗,光线充足,空气流通。茶座可坐几十人,盛极一时。后随着交通发展,马和轿子消失了。茶楼的主人曾改营将桌、椅、汽灯出租给人办酒席并利用场地设说书场,邀请评话先生来场演讲史书。

至1950年春,一场洪水将仅存的”一团轩”茶楼也冲毁了。但”茶亭街”的名字却留了下来,也留下了一段传说。这不仅是一段对茶楼文化的缅怀更是一段未了的情结,是一段对历史的追思,是一层厚厚的有待于挖掘的历史文化沉淀。如果”茶亭街”没有了茶馆,它仅仅是一条街的名字。只有当茶馆、茶铺和”街”在一起的时候”茶亭街”里面包含的文化信息才是真的。

随着时代变迁,老福州茶摊因各种原因,渐渐退出了舞台。如今处处可见的大众茶馆,成为了福州这届年轻人的新选择。老人们在此怀旧,年轻人也逐渐接受茶馆的慢时光。于是茶碗里的市井故事,正在慢慢续写……

广告位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邮箱: jianxun98@hot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