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都在线 建筑 郎官巷的天后宫

郎官巷的天后宫

广告位


寻常巷陌,古韵幽幽。光与影掠过青瓦白墙,匆匆脚步流过青石板路,足音变换中复沓着历史与现代的交响。淡淡的馨香在古墙之间弥漫,红红的灯笼在屋檐下召唤。我常常徘徊在天后宫前,把对妈祖的敬仰虔诚地抒发,那些抑扬顿挫的诗句回荡在小巷,恰如我与每一位路人共鸣的心音。

傍海而生的闽人,似乎生来就对海洋有着特殊的信仰。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妈祖信俗”。

“有海水处有华人,华人到处有妈祖。”妈祖是流传于中国沿海地区的传统民间信仰,妈祖的天后宫遍布各地。可你知道吗?在三坊七巷的深处,也有一座天后宫哦。

踏着郎官巷的青石板,走到巷子深处,瞧见一片红墙黛瓦,那便是天后宫了。

郎官巷的天后宫是福州城区内仅存的天后宫,也是三坊七巷内唯一的宗教场所。目前的建筑为清代重修并保存至今,与比邻的绥安会馆同为一体,是会馆附属建筑。

这座坐南朝北的单进建筑,门墙上灰塑装饰的宫阙尚存。进大门后依次是前殿、正殿和后殿。殿内金色的彩绘爬满了两侧的厢楼,显得十分富丽堂皇。

殿堂虽然不大,但处处彰显其庄严精致。正殿下的妈祖雕像,容貌秀美、端庄慈祥。前殿设有戏台,每逢佳节,这里便热闹非凡。人们通过戏曲表演来向妈祖敬谢,同时也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平安富贵。

正殿上方的鎏金井藻,由七层如意斗拱叠涩螺旋结构,像一个不断向上的旋涡,即便因年代久远而褪色,仍能看出其精细的雕琢技艺。藻井的作用是防火,水藻寓意镇压火患。同时也起到调节声音和气场的作用。

福州天后宫作为妈祖文化的代表深藏在三坊七巷中,千年来一直与我国诸多和平外交活动、海上交通贸易,有着密切关联。

俗语云:“商路随水路”。古时,三坊七巷水网纵横,内河水路四通八达,起着南北贸易中转枢纽的作用。每逢春茶秋茶交易旺季,茶商将茶叶经水路运至天后宫,将当季第一泡茶进献给妈祖,以求水上航路平安畅通。

数百年来,前来祈福的百姓络绎不绝。这座古建筑除了散发着历史的厚重感,还承载着道不清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某种程度上,妈祖文化也代表着寻根文化。

郎官古巷天后宫里明灯环绕,烛光摇曳,心会凝神间,我们是否也能化身为当年下洋的闽人,乘风破浪,展望星辰大海呢?

广告位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邮箱: jianxun98@hot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