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都在线 文化创新 东引岛上咸味岛合作社

东引岛上咸味岛合作社

广告位

马祖东引岛上的海景咖啡馆咸味岛合作社,承载了社区参与和美学设计的创业梦。 与其说返乡奉献,倒不如说家乡给了年轻人发挥的舞台,小岛远远,女孩们让它闪闪发亮。

推开老旧木门,原木屋顶上垂挂北欧风吊灯,墙上挂着海洋主题的画,空气中爵士乐轻泻。 吧台后调酒师正在准备玛格丽特和烤布蕾,坐在角落沙发的客人低声聊着。

若非窗口那片海景泄了密,还以为这是台北某间时尚酒吧。 这间店名带点土味、但却满溢文青风的”咸味岛合作社”,位在一个令人想像不到的地方——马祖的东引岛。

这间位在中柱港正上方山坡上、拥有无敌海景的咖啡酒馆,前身是鱼露工厂,院子边缘成排酿制鱼露的缼瓮,见证了百年老屋的历史。 “鱼露”的福州话正是”咸”,”咸味岛”就是要唤起小岛回忆,将闲置空间转换成岛屿故事的场景。

女孩们将老屋翻新成结合三厅(社区客厅、地方展演厅、咖啡厅)概念的复合式空间,在里面举办在地素人画家的艺术展、曾在东引当过兵的艺术家摄影展,也开办大小朋友都可以去上的英文课,还在外面的老街办市集,甚至还要在户外星空下办舞台剧。

此外,她们还承接了东引门牌的设计案,运用当地海洋的蓝绿色,雕刻珍稀植物凹叶柃木(马祖紫檀),烧制成一片片可更换的陶土门牌,朴质的美感令人惊艳。 很多人说这个设计像麻将,但其实是为了减少成本,一个号码就要一个板子,东引虽然只有三百多户,但这样也会超出预算,”设计师也要考量现实面。

东引岛上的特色门牌

第一年以改造中路老街的户外景观为主。 一方面将过往最热闹、但荒凉多年的老街整理干净,邀请居民用家中闲置容器做植栽,放在小区角落;另一方面也举办艺术铺装工作坊,邻里共同设计与制作铺在鱼露店院子地面上的小鱼与小虾砖块,并把路边望海的露台,由木头围栏改成东引渔村比较常见的石头围篱。第二年她们继续承接社区规划师的案子,重心放在鱼露店的内部改造,历经半年多的努力,总算让闲置已久的老屋,成为社区发展中心,也成为观光客必来的打卡点。

他们很强调社区参与,第一个美学营造工程,就是东引国中小的通学巷艺术墙。 带着社区居民一起设计、制作以小鱼为主题的马赛克磁砖,拼贴在通学巷墙上。 所有的鱼都是东引在地鱼种,马赛克也在120公分以下小朋友可以触及的地方,将美感学习落实在日常生活中。

咸味岛合作社

一路上,这群年轻人面对最大的质疑,正是来自在地居民,也因此他们特别在意社区参与。 蔡沛原坦承,一开始民众不太理解他们,不认为色彩、门牌、文创、美学是真正的工作与生意。 直到2020年底,因为得奖、接连在媒体上曝光,才逐渐获得肯定。 (延伸阅读:芹壁 总是被路过的凋敝小渔村,如何变成马祖必访景点? )

咸味岛于2020年9月正式开张,刚好进入东引观光淡季,初期生意惨淡。 只是咸味岛原始设定就是经营美学空间而不是经营一家店,他们还可以撑着。然而,连续几个月的赤字,现实开始冲击理想。 原先的3人团队,已经扩充到11人,不能不顾虑现实。 不过,仍有伙伴表示如果太过营利,就宁可退出。 就在这样的拉扯中,大家最后总算取得共识,将营收的50%投入社区美学教育服务与活动课程。

在地乡亲也感受到他们的努力与诚意,附近的民宿业者,会推荐客人到咸味岛吃东西喝饮料,”这些年轻人很认真,不仅把地方搞得很漂亮,连东西都是自己做的,很好吃,我们推荐游客去,也是支持他们啦。”

咸味岛让没落的小岛找到新活力,也让返乡年轻人找到舞台,咸味岛让东引找回岛屿的味道,也让他们向到人生不同的滋味。

广告位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邮箱: jianxun98@hot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