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术拳是中国南方稀有的传统武术之一,又称“地术犬法”、“地龙拳”或“地躺拳”,民间俗称“狗拳”,狗拳这个名字听上去不太“雅”的功夫,但却是一门凶狠的搏击技术。狗拳是中国南方稀有的传统拳种之一,全称“地术犬法”,民间称之为狗拳。该拳由模仿狗扑、纵身、跳跃、抖身、跌扑、滚翻等动作演变而来。
相传明末清初,福建南少林寺对面有座白莲庵,相传由庵中尼姑四月神尼所创,当时庵中尼姑为护庵健身之术,艺不传人。该拳是根据女人身材娇小体力无法与男人对抗衡等缺点,观察模仿狗的格斗动作,翻滚跌扑,灵巧多变,快速凶猛,机警灵敏特点和人的反关节拿一点制全身及平衡性原理,悟出并创编了地术拳,经过僧尼常年磨练,俺中练地术拳的尼姑技艺日臻精湛,清初,由于南少林寺和白莲庵参加反清复明活动,被清政府下令焚烧寺庵,诛杀僧尼,四月神尼因此受迁连,避难福建永春县陈家,陈家老太待其如家人,四月神尼感其恩惠,将地术拳传授李老太之子陈彪,陈彪经过十年的日夜苦练,精通此术,视为武林秘技,只传子不传女,父子相承,密不外传。
在技击风格上狗拳非常看重实战性,其技术风格主要以倒地之后使用关节技、绞技或击打技术等制服对手为主。它利用杠杆的原理,以小胜大,以弱用胜强的这些特点都与巴西柔术极为相同,而狗拳腿功硬度训练,用胫骨踢树和木桩也和泰拳踢香蕉树、椰子树等方式极为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