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都在线 闽都故事 闽侯骊珠石传说

闽侯骊珠石传说

广告位

《八闽通志》是我省存世较早的一部全省地方志,由明代黄仲昭修纂。其中有一段记载引起笔者的好奇:“甘蔗洲在府城西北十五都江心。上有马仙宫、骊珠石。”《闽都记》云:“马仙宫在甘蔗洲,祀马仙。宫前有井,岁旱不竭。宫之北,有五显庙。”据称旧时甘蔗百姓遇到旱灾,多到马仙宫祈雨,相传十分灵验。记载中所指的骊珠石到底为何物?具体位于何处?曾经有过哪些传奇故事?

据说出自骊龙颔下的龙珠曰骊珠。当然这只是一种传说,现实中龙珠是不存在的。现在大家所说的骊珠,多是人们将一些美丽的圆状物比拟为骊珠,如珍珠、露珠、杨梅、龙眼等。所谓的骊珠石,则是人们赋予某一块石头的美称。传说中跟明太祖朱元璋以及和禅寺有关。

元至正十八年(1358),朱元璋率十万大军征战婺州时曾来到珠岩寺。起先寺僧不认识朱元璋,他便在寺壁上题诗一首:“杀尽江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腥腥。山僧不识英雄汉,何用叨叨问姓名。”寺僧一初知此人非等闲之辈,马上答诗一首:“御笔题诗不敢留,留时惟恐鬼神愁。忙将法水轻轻洗,犹有余光射斗牛。”一初熟读春秋经史并善于吟诗作对,朱元璋与他相识后,经常在寺旁骊珠石上与其一起谈论国事、吟诗下棋,关系十分融洽。史载,明太祖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出身最为卑微的皇帝,曾经当过乞丐。他在南京登上九五之尊后,并没有忘记与寺僧一初在骊珠石旁相聚的时光,一初得到他的信任和恩赐,后入住南京报国寺,成为一代高僧。

环视寺院四周,珠岩寺坐落在一座约7米高的小山包上。寺的西南面是一条小路和一条干涸的河道,西北面紧挨着昙石山博物馆,东面与昙石境、昙石黄氏祠堂为邻。珠岩寺坐北朝南,土木结构,二进布局。内有大雄宝殿,天王殿、观音阁、左右厢房。大殿主供如来三宝、普贤菩萨;文殊菩萨;两侧摆放十八罗汉;后有西方三圣;尚供有四大天王、观音等菩萨。相传历史悠久的珠岩寺始建于南宋庆元年间,距今已有800余年历史。近年来经过不断的修缮,面貌已焕然一新。古朴尊严的珠岩寺规模虽然不大却名声在外,到此祈福许愿的善男信女可谓是络绎不绝,香火不断。并没有见到传说中的骊珠石。只见一株古榕树长在寺的西面,圆形的树冠象一把绿色的巨伞遮住了寺的一角,这给掩映在树荫下的古寺平添了几许清幽。

原来珠岩寺下方现已干涸的河道旧时候是一条又宽又深的江,古时候江畔设有船埠码头。这里曾经是附近四里八乡的货物集散地,甘蔗与关源里一带的物资大都运到这里的墟集里交易,然后通过闽江水路运往四面八方。记载中所说的骊珠石旧时候就在码头边上,几块岩石呈裸露状重叠在一起耸立在河畔,因形状奇特被人誉为骊珠石而被载入了史册。随着时代的变迁,当地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河道淤积后昔日的骊珠石已难觅其踪,这不免是一种遗憾。但令人欣喜的是,骊珠石的所在地昙石村,随着昙石山遗址的开发建设,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安居乐业,各项事业蒸蒸日上。

广告位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邮箱: jianxun98@hot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