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门前村,是福建平潭岛上的一个有着700多年历史的古老村落,山门前村依山傍海,这里的传统民居——石头厝别具风情。坚硬的石头,垒砌成了家园最温暖的守护;刚性的气质,打造出了生活最柔软的情怀。就像热爱这平潭岛上的岩石一样,山门前村人也崇尚这种如同岩石一般宁折不弯的精神品质。就连世世代代盛行在村子里的民俗娱乐活动——“藤牌操”,都带着浓浓的格斗的味道。
“藤牌操”,也叫“藤牌舞”,这是流传在福建与浙江沿海的民间体育舞蹈运动。在民俗专家的口中,“藤牌操”堪称“中国军事第一操”,而在山门前村村民的眼中,它是镇村之宝。因为这世代传承的“藤牌操”,小乡村里平凡朴实的日子,过得风声水起;细水长流的烟火岁月,也舞出了大气磅礴,激情四射。
这种叫做“藤牌操”的体育舞蹈,起源于明朝嘉靖年间,当年抗倭英雄戚继光领兵在福建和浙江沿海一带抗击倭寇,利用当地山间生长的藤条制作藤牌,以一种叫做“鸳鸯阵”的阵法训练“藤牌军”克敌制胜。再后来,这种“藤牌军”打仗时候的阵法就慢慢地演变成为“藤牌操”, 并且在平潭民间流传开来,成为当地人强身健体,娱乐运动的方式。
山门前村藤牌操表演,有完整的程式,十个阵法步步为营:“一字长蛇阵”、“二龙出水阵”、“三才定穴阵”、“四门兜底阵”、“五虎靠山阵”、“六合阵”、“七星阵”、“八卦阵”、“九宫太极阵”、“十面埋伏阵”。这些阵法用意精妙,具有出其不意,进可攻、退可守的特点,表现出两军对垒,格斗撕杀的场面。阵法名称巧妙,数字从一到十蕴含其间,堪称十全十美。十个阵法之后,便是单打、双打、三打,最后以藤牌手舞狮欢庆胜利结束。“藤牌操”表演整场下来,持续时间长达两个小时。后台乐队以吹奏乐和打击乐伴奏为主,使用海螺、唢呐、怀鼓、京鼓、大锣、小锣、大钹、小钹等乐器,并配以唢呐曲牌,曲调明快,表现激烈的战斗气氛。相传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的部将林本首创“藤牌操”并在山门前村传授。从此以后,山门前村人用心守护着这份传统,代代相传,薪火不熄。
“藤牌操”表演深受山门前村人的喜爱,在逢年过节的时候,“藤牌操”队便全副武装、隆重登场,不仅自娱自乐,还到各处表演。这种气势不凡的“藤牌操”表演,特别能够调动气氛,营造热闹欢腾的情绪,充满积极进取的精神能量。“藤牌操”见证了明朝抗倭的历史,见证了清朝海坛水师的兴盛,它体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英勇无畏、抗敌御侮的民族气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