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都在线 牛吃麦 南宋林存是驸马?

南宋林存是驸马?

广告位

林存是从琅岐岛走出的一位南宋名宦重臣。宋淳熙《三山志》载:“端平二年(1235年)乙未吴叔告榜,林存甲科,再中博学宏词科,授业西山真君(真德秀)。字以道,闽县(今马尾琅岐镇龙台村)人。历史馆校勘、知台州、太学博士。知安吉州。司农寺丞、吏部郎中、秘书少监、国史修撰、起居郎、中书舍人、直翰林院国子祭酒兼侍讲、吏部侍郎。丁巳(1257年)秋,明堂执绥,备顾问,称旨,除礼部尚书兼侍读提纲史事、端明殿学士、签枢密、参知政事、知枢密院事、资政殿大学士。湖南安抚使。”

林存仕历在《二十五史》《四库全书》《三山志》《福州府志》《闽侯县志》等著作中均有记载,大体相同,从台州知府到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仕途顺利。连江、福清等地的林氏族谱记载的林存仕历与史书记载的基本相同,谱载:“存公生于宋宁宗嘉泰二年(1202年),字以道,号直斋,世居龙台,祖林觉生有五子,父林登,为觉公第五子。宋宝祐五年(1257年),祖以孙存(林存)赠太子太傅,父以子存赠太子太师。存公登南宋端平二年乙未甲科进士……参知政事。咸淳八年(1272年)卒,享寿七十有一,葬龙台翁林山麓。”

龙台驸马名闻遐迩。以往,琅岐民间只知龙台有驸马墓,但不知墓在何处?一直到2005年春,龙台村老者根据古时留下的翁仲大石雕、垫马石及残缺不全的石五兽、石望柱、宋砖等驸马墓遗物,推测驸马墓可能在龙台村西部山脚下。经过仔细查找、细心开挖,尘封了数百年的南宋驸马墓,即林存墓,终于现出庐山真面目。

墓依山而建,坐西南朝东北,呈“风”形,四周用青砖砌筑的挡土墙保留较为完整。据龙台村老者介绍,驸马墓曾被人盗过,当时有墓碑被挖出,为青石质,刻有“宋参政林存墓”字样,篆书直下一行,可惜后来墓碑不见了。

古时,神道两侧依序排列翁仲、石狮、石虎、石豹、石马、石羊等六对12尊雕像。文物专家表示,在古代,只有一品大官,神道才可排列翁仲、“五兽”石雕。而林存官至参知政事,相当于宰相,又是国戚,享受这种殊荣,顺理成章。从古时墓碑观之,龙台驸马墓其实就是林存墓。这与林氏族谱的记载基本相符。民间只知驸马,不知林存,所以都叫驸马墓。

志书及史书虽没有记载林存的驸马身份,但林氏族谱均确认了林存的驸马身份。宋末元初,林存与赵宋尚公主生有三个儿子,他们都有一官半职,又是皇亲国戚,因怕被元兵追杀,都奔走他乡避难去了,以致龙台村没有林存后代居住,也没有立林氏宗祠。林存的长子林翰源迁到福清化北里北温瀚开枝发叶,该村立有“龙台林氏宗祠”,宗祠内存有《龙台林氏北瀚大族谱》及“宋赐进士第尚公主驸马都尉肇居闽省龙台始祖讳存公神主”,神主牌为楠木,牌额刻有正面龙,以龙作花边,底座已被虫蛀,虽经数百年沧桑,字迹仍十分清晰。族谱在溯源中记载:“……有卜居之闽邑龙台即刘岐,数传而有讳存公,登进士尚公主为驸马都尉,丁宋季元兵猖狂,以我祖存公系属国戚被大肆捕掠,三公子奔各邑,长公子号瀚源公迁福清化北下里北郑村(即北瀚村),次迁莆田县黄石,三迁连江县黄仑,皆是一枝所分,亦同时而去也。”族谱在“分房述附”中还载曰:“闽邑龙台有存公禁愤在焉,时遭元人抄掠散而他往者不可复忆,但吾瀚源公同胞出自存公嫡派。”族谱还画有林存驸马公遗像及北瀚林氏世纪总图等。族谱为清乾隆癸未年(1763年)重修时的宣纸手抄本,是可信的。

广告位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邮箱: jianxun98@hot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