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都在线 牛吃麦 永泰九山书院

永泰九山书院

广告位

萧国梁是南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年)丙戌科状元,生于永福翀峰陈山鹿鸣谷,即现永泰县岭路乡七斗村边。据考,出生之古屋遗址、墙基、水井、石舂臼等物尚存。故居上有青云主峰,又名状元峰,有石廊、古堡山寨、九山书院等遗址。九山书院是其读书处。九山书院位于海拔1300多米的古山寨。危崖边上、密林之中的古堡山寨,其年代仍是谜团。古堡山寨门,刻有“九山书院”四字,字体清秀,独具匠心,落款已经漫漶不清。不过,查明王应山《闽都记》与清乾隆《福州府志》,二者均言之凿凿,应当确有其事。

相传永泰古谶云“天宝石移,状元来期;龙抓花红,状元西东。”有趣的是,乾道年间,永福天宝瑞云寺后一崖石居然裂变成溪,且石松上开出茂盛的龙爪花,是年家居翀峰(今青云山)的萧国梁首中状元;三年后,龟岭(今属永泰赤锡)的郑侨在殿试中独占鳌头;又三年,龙屿(今属福清)的黄定亦高中状元。至此,古谶全部应验,七年三状元。

从高空俯瞰,在云顶核心景区的西南角,有一座危岩巉巉的山头,垂直的峭壁高有两三百米,山上林木葱郁的茂密林间,镶嵌着一圈由残壁断墙围成的长方形黑色带状物,这就是传说中神秘的九山书院遗址。书院何以建在如此偏远处?又为何孤悬在悬崖峭壁上?这个谜,直到今天还没有确切的答案。

九山书院遗迹

书院西北门上“九山书院”四个巴掌大的楷书清晰可见,镌刻在一米半还宽的眉批方整条石上,石条上还依稀可见年代久远留下的苔痕印迹。石寨南北角各有一寨门,结构保存完整。关隘都修建于古代藤山地区的交通要道上,坚固宏伟,为易守难攻之要塞。寨堡这种防御式的建筑既可避乱,又能防匪。这里远离尘嚣,又成为士子专心攻读的好地方。

相传,南宋乾道年间永泰三状元之首的萧国梁曾在九山书院读过书。如此可推断书院建成的大致年代,应在北宋末年或南宋初年,但是,至今依然没有找到确凿的文字资料,这些只能说是后人的猜测而已。又传说,自建了书院,吸引了众多莆田、仙游、永泰弟子来此求学,继萧国梁之后,此后连续两届科考状元,都由永泰人郑侨、黄定分别摘得,九山书院“三位状元”的传说更添浓厚的神秘色彩。

广告位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邮箱: jianxun98@hot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