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都在线 福州方言 穿背心吃蛤,穿棉袄吃蚬仔

穿背心吃蛤,穿棉袄吃蚬仔

广告位

据说,从前福州有个太守,各种菜吃腻了,不论厨师怎么煮都觉得无味,辞退了好几个厨师。有一个新来的,想了个法子,买来黄蚬,洗净吐沙后,养在冷鸡汤中,然后在沸水中汆过,调以黄酒、虾油等。太守吃了很满意,问是什么菜?厨师说是“黄金蚶”。从此,由黄蚬烹制的“黄金蚶”成为福州一道名菜。

俗话说“穿背心吃蛤,穿棉袄吃蚬仔”,冬季黄蚬是最肥的,内行人多在入冬后烹饪黄蚬食补。烹饪做法多样,有杂炒、炝拌、咸泡、蚬羹、烧烤等。最常见的煮法,将洗净的蚬子在锅里煮开嘴,滴点麻油、虾油,拌入蒜头、葱花,就成一碗蚬黄葱绿、香气四溢的美味佳肴了。最滋味的煮法,即用“白生蚬”加清水、虾油煮,煮成乳白色的蚬露汤,热腾腾的香气扑鼻而入,饱满的肉汁尝之,连舌头都会吞入喉中。最特别的吃法是咸蚬,把黄蚬洗净后,用钳子把蚬鼻除掉,再清洗干净,然后放在盐水里,泡一周左右,就可配饭吃,别有一番味道,据说若干年前罐装的咸蚬还远销日本等地。最新的吃法是炭火烧烤,当黄蚬被烤张了壳,从炭火上小心地取出,用筷子夹起热乎乎的蚬肉,往调好的佐料中一蘸,放在舌尖,回味无穷。还有一种吃法,即用来治黄疸肝炎,要选大“蚬鲍”,倒入陶瓷药罐,与青红老酒一起熬煮,熬出的蚬汤分早晚两次服用。

黄蚬可当菜配饭,也可当饭充饥。龙祥岛有个俗语,“稻荒蚬仔肥”,就是说河蚬肥时预示着田里闹饥荒,或许老天也有“好生之德”而惠世间。据说,过去一些穷人遇饥荒天年,带家小到龙祥岛靠吃蚬子度荒。新中国成立后,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和粮食歉收时,龙祥岛居民也有的是靠蚬充饥的。

黄蚬,正如诗人朱麟应所赞美的那样:“闻湖水接雁湖清,黄蚬朱虾手自羹。满把韭芽和雨剪,一林竹笋过篱生。”当今,龙祥岛的黄蚬被喻为乌龙江底的“田黄石”,成为闻名遐迩的江中珍品,并以咸蚬制法远销海外。

广告位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邮箱: jianxun98@hot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