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都在线 建筑 烟台山安澜会馆

烟台山安澜会馆

广告位

但不管是哪个商帮,都有一个共同点——为凝聚熟悉的力量,在异乡建设会馆。今天,一起走进浙商位于福州烟台山的安澜会馆,回望一段段尘封的历史往事。

古人常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背山面海的福州,经济贸易在明末清初便达到了顶峰,吸引了许多外来商人。各地商帮为了在福州有立足之地,纷纷建起了会馆,仅烟台山就有十几座,其中最负盛名的便是安澜会馆。

位于仓前街道仓前路的安澜会馆,始建于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集当时全国各地能工巧匠的智慧于一身,是一座非常典型的中式建筑。由于烟台山洋楼遍布,安澜会馆的气韵与魅力独树一帜,更加凸显。

安澜会馆坐北朝南,面积达2400平方米,分前后两落:正殿面阔三间,进深七柱,重檐歇山顶;正殿前为戏台,两侧为双层廊房。正殿前檐原有浮雕龙凤石柱,现已移往于山玉皇阁;第二进是双层木构,左右亦是双层厢房,富丽堂皇,蔚为壮观。值得欣慰的是,安澜会馆至今保存完整。

此外,安澜会馆还是“闽浙结合户”的典型。在整体构造上,安澜会馆与福州老建筑大同小异,但在细节处理上融合了许多外来精华:比如侧院采用浙江、徽州民居式门罩,这种砖雕建式在福州老建筑里极为罕见;同时浙江、徽州建筑里的阶梯形山墙也在安澜会馆出现,这在福州是唯二的存在,另一个是闽侯的郎官庙。闽浙融合,推陈出新,别有韵味。

祈佑风平浪静的“安澜”之地

会馆以“安澜”命名,是在闽浙商对风平浪静、海不扬波、平安往返、生意兴旺的美好祈愿。1927年后,在各地商帮福州会馆逐渐式微的情况下,安澜会馆仍在坚持,经常举办中国传统节日的民俗庆贺活动,并邀约官员、社会贤达和文化名人参会,只为留住动荡年代的一份“和平”。

此后,抗战军兴,交通阻断,货运不达,福州又遭受了两次沦陷,安澜会馆也逐渐沉寂下来。在这个动荡的年代,爱国诗人郁达夫等名人一直是这里的常客。面对涛涛闽江、家国沦陷,郁达夫在这里留下了气壮山河的《满江红》:“三百年来,我华夏,威风久歇……”

曾经,安澜会馆喧腾无比,正殿前的戏台,上演过无数次“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好戏。如今历经200多年,安澜会馆的雅致清幽、堂皇壮观依旧保存完整,实为难得。目前,烟台山历史风貌区正在改造升级中,安澜会馆也在修缮行列,一起期待它的华丽变身。待修缮完毕,去这座闽浙艺术融为一体的建筑看看,感受建筑的魅力,以及历史留下的绚丽记忆。

广告位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邮箱: jianxun98@hot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