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都在线 民风民俗 福州上梁习俗

福州上梁习俗

广告位

俗话说“ 一家不可无主, 一屋不可无梁"。因此,各地上梁总是典盛礼隆。

上梁时,主人和全体匠人腰束红带,梁上贴“福星高照”或“ 万年宝盖“横批,屋架上挂彩旗,”大梁以及别的高处也贴了小块的黄色纸片,上面写着一些' 平安' 、'大吉'一类的字样。在横梁上或屋檐下挂两个约五寸长的圆锥形的红布袋,袋子中装大米、小麦、高粱等五种谷粒,叫' 五谷袋'。有的人在袋中装五种不同年号的旧铜钱,也有人装五种
长短不同的铁钉,有人在建筑过程中把五种铜钱藏在门槛下和厨房的灶台下。这些都会给建筑工匠以及居住者带来好运气”。在涨潮或潮满时举行上梁仪式,谓“涨财水”。上梁时辰既定,东家遍告亲友。到时亲朋均会来帮忙,并带来贺礼。长乐等地称贺礼为"祭庐包”,有肉、面、烛、炮、毛毯等,至亲者还要送红彩绸一条,俗谓“挂红”,另有粽
母、粽子、小篮子、灯笼之类。


当屋梁两端放正,锤入裨钉后,还要行“抛梁"仪礼,主人从梁架上抛撒食物,如水果糖、米棵、甜包等。民间上梁礼中最有趣的当属"喊梁"。喊梁也称“龙”(民间传说梁为“龙”的化身,故喊梁也作“ 呼龙” ),即说吉利话;上梁时由工匠喊梁。上面由有声望的师傅喊吉语,下面众工匠齐声应答。除呼龙外,上梁时还有诵赞词、唱喜歌的习惯。此俗古已有之。

整个上梁过程,歌吟不绝于耳,由“ 扶苏“(大师傅)领唱上梁喝彩: ”建万年宝盖,好呀!发百子千孙,是呀!喜招财进宝,发呀!迎福寿康宁,利呀!“众杂工分列两旁随唱。围观者在一旁喝彩。安梁毕,要行祭礼。福州人除祭土地公外,还要祭“公婆妈"(祖宗),祭为房主。祭时点香烛,供祭品4碗,有的还要将大梁突出的多余部分锯下作祭品。
祭毕,上梁仪式方告结束。

广告位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邮箱: jianxun98@hot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