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都在线 文学与艺术 麦扇摇出的记忆

麦扇摇出的记忆

广告位

刘春耀

三伏天的阳光过分热情,常把大地烤得好似蒸笼,每到这个时节,我常会想起小时候靠麦扇驱散热气的时光。

说起麦扇,本地人更常叫它“麦秸扇”,也就是麦秸秆编制成的圆形扇面,再用棉线将它们缠绕缝合。扇沿要拿粗布包边,扇面两面还得各夹一根竹片固定,之后使用才不易散开。

过去在我老家,麦扇是家家户户的“标配”,由于便宜又轻巧,蹒跚学步的娃娃也能攥着一把摇动。不少家庭还会自制麦扇,我阿嬷就是编麦扇的好手,印象中麦秸在她手里总是格外“听话”,麦秸在她的手指间左缠右绕,接着用棉线加固,好似转眼间,一个扇面就成形了,上面的麦秸纹路犹如同心圆,十分漂亮。阿嬷做的麦扇即使频繁使用,扇面始终结实,看中她手艺的亲朋好友常来请她帮忙做麦扇,一些邻居家用的麦扇也出自她之手。

麦扇不大,轻轻一摇,凉风中却带着一抹清香,好似给闷热的日子添了许多滋味。过去家里那把麦扇与我形影不离,不是吃饭时拿着它“赶跑”饭菜的热气,就是看书时摇几下,以免滴下汗水打湿书页。有时出门,我也带着麦扇,因为它既能扇风又能挡刺眼的阳光。夜里睡觉前,还得拿麦扇把蚊帐里的蚊子赶出去,之后把蚊帐掖好,才能睡个安稳觉。

麦扇不单是纳凉的物件,有时还是传递情意的媒介。儿时瞧见母亲在灶台前烧火做饭,忙得大汗淋漓,我就赶紧拿起麦扇给她扇风。刚从田里回来的父亲,脸和胳膊都被晒得发红,我和弟弟也抢着拿麦扇帮他降温。夏夜里,我坐在灯下写作业,母亲便放下手中的活,坐在一旁为我摇动麦扇,阵阵凉风带着皂角香,也是母亲身上独有的味道。

最难忘的是以前放暑假的夜晚,我经常攥着麦扇跑去竹林听乘凉的长辈们“讲古”。往往他们手里的麦扇一挥,故事就开讲了,当中的主角五花八门,有会变戏法的狐狸,也有藏在水底的巨龙,还有各种走夜路时发生的奇事。我时常听着听着,眼皮就沉了,有时家里大人来喊我回家时,我已经打起小呼噜,手里那把麦扇也掉落在地上。

后来电风扇转起来,空调送来冷气,家里的麦扇便渐渐不再使用了。对现在的孩子们来说,带着麦香的扇子是陌生的老物件,但在我心里,它的分量不轻,那些在阿嬷手中翻飞的麦秸,给父母扇风的画面,还有竹林里随着风声起伏的故事,仿佛仍藏在麦扇里,只要轻轻一摇,就会漫出满室清凉,勾起许多美好的回忆。

广告位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邮箱: jianxun98@hot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