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都在线 旅游 石牛大山

石牛大山

广告位

林山

闽侯大湖有一头闻名遐迩的牛。这牛真牛,整座山以它为名,但却不是真的牛。

海拔居中的闽侯大湖石牛山,是国家4A级景区。峰峦起伏,溪谷纵横,瀑布成群,潭洞密布,山花不绝,。

传说,古时候,在闽侯茫茫大山里,有一汪大湖。湖中有一座仙山,山上有一头牛。白天为石,静卧休眠;夜则变牛,四处觅食。不知道哪一天,不知道为什么,有个通宵,电闪牛鸣不消停。次日,石牛依旧卧;其夜,石牛依旧卧。此后,石牛就一直卧着,再也没有起来。有人解说,这是李耳的坐骑。老子留下《道德经》,出函谷关后,云游至此,放牛归山,卧此化为石牛。老子又没了踪迹。

老子为什么会把牛安置在这里呢?当地俗语调侃:大湖没湖,廷坪不平,洋里无羊。我想,或许山民对水的期盼,湿润了眼帘,看看就把一面池塘当作了一大片湖泊。而山民脑海中那大山里的大湖,日久天长,化作了零散的几口山塘和神出鬼没的数帘瀑布,滋润着一座座青翠的山头……绿色的家园,让人有无限的期待。

当地俗语还说:“先有梅峰,后有雪峰。”啥意思呢?说是大湖乡,先是以“梅峰”出名,后来才有“雪峰”的著名。

按照一位乡亲的解读,这个地方,原来是漫山遍野的梅子树,梅子花开时,那白花红蕊的海洋,汹涌澎湃,美名之“梅峰”。历史上,文人墨客用“雪北香南”比喻多雪的北方和花木飘香的南方。大湖乡梅峰的梅花,开如香雪海。雪峰常年积雪则银装素裹,也是独特的“雪北香南”。

在佛教语境中,“香南雪北”有典故。是说古时有一座山,叫香山,就是昆仑山,今天叫喜马拉雅山。山上有一种树叫央伽陀,结的果子很大,但核却很小。因为果核小,被风一吹,就飘落到了雪山,着地生根。所以这雪山央伽陀的树种是从香山来的。根据《俱舍论》说,雪山北有香醉山,简称香山。雪北香南,就是雪山之北,香山之南,有一个很大的水池,所有的河都是从那里流出来的,那是神仙世界。而我们凡间大湖这里的“雪(峰)北、香(梅)南”,如果也有大水池的话,那应该就是传说中的“大湖”吧。

雪峰,原来名叫象骨峰。是因为说早先当地山民到山上砍柴,曾捡到象骨,就得了这个名。唐时,闽王王审知到这里朝山,问开山祖师义存:“象骨峰有何异?”答曰:“山顶暑月犹有积雪。”王审知就赐此山名为“雪峰”。时光荏苒,如今雪峰因为海拔较高,冬天还很冷,但鲜少下雪,更遑论“暑月犹有积雪”了。

而梅峰后来,梅子树渐渐少了,雪峰寺名气则越来越大。人们说到大湖,就不说“梅峰”,而改以“雪峰”为地标了。自然而然,当今大湖要建设的山城,也是冠以“雪峰”。

回头来说,梅峰,原来也不叫梅峰,而是叫梅坪。是指一处山坪,有很多梅树,所以称梅坪。大湖和周边,就有许多称为“坪”的地方,如枳壳坪、廷坪、溪坪、徐坪等等。

石牛山所在的村,属闽侯县大湖乡,叫墙坪村。墙坪与梅坪得名同理。墙坪这个坪,是古驿道必经之地,当年驿道两旁商铺驿站联排,如墙护列,称为墙坪。这里曾经是大湖最热闹的地方,自然聚居成村,乃至成为中心村。

正如闽王王审知与义存法师有不解之缘。王氏也与墙坪有特殊缘分。元至元十八年(1281),王审知第十六世孙王绶从福州迁来大湖,定居在这里。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遭匪乱,家破人亡,只有一位叫王信的童子幸存,靠姑姑抚养长大。姑姑为抚养王信,终身未嫁,被王氏祀为祖妈。王信长大成人后,大有作为,复兴祖业,成为梅峰王氏中兴之祖。这个发生在闽侯山区大湖的伟大母亲似的传奇故事,令人想起闽侯平原淘江尚干义姑的故事。

梧桐里,因为偏僻,因为是“穷山恶水”,不宜居,没有开发,留下的只是绿水青山。“石头的顽,牛的蛮,镇住了外界觊觎的眼光。石牛,锁住了山水,锁住了生态,锁住了时光。到处人如潮涌,到处人满为患,石牛山遗世独立。”

遗世独立的石牛山,溪流迂回曲折,潭水清澈透底,危岩突起,怪石嶙峋,山涧纵横,树木蓊郁。石牛山成为景区,成为良好的旅游避暑之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就是宝贵的自然资源。

石牛山景区,天造地设,令人向往。景观以瀑布最有特色,是一座天然瀑布公园。石牛山的水,从天上来。那数不尽的瀑布,用各种名字,从天而降,如“六月飘雪”,纷纷扬扬;如“落花”流水,稀里哗啦;如晴空“飞雾”,迷迷蒙蒙;如“水帘”漫垂,玑珠玲珑……最长的瀑布达300多米。飞帘瀑布,高28米,宽3米,瀑布中段弯曲而下,瀑珠滚滚,似一帘被风吹起的珠帘而得名。瀑布底下有一深潭状如碧扇,清澈见底,危崖青山倒映其中,竞相辉映。潭边气候凉爽宜人,即使盛夏季节,这里还是春意盎然。独特的自然条件,非常适合做溪降。

石牛山的溪峡溪谷巨石矗立,怪石星罗棋布。如龙如象如床如器,自然造化,妙不可言。石牛山气候湿润,四季常青,原生态植被郁郁葱葱。兰花闲草流连涧边峡底,丹桂黄菊色香溪岸崖畔。映山红红透一片天,老山藤藤满万藤谷。漫山遍野,随处有馋人的酸枣、道莲、斛楸子、杞子、盐肤木、山草莓、野柿子……老藤大树攀挂缠绕,原始自然。野生动物,繁衍生息。山涧野溪中,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娃娃鱼及胸棘蛙——当地称“角冻”。

石牛山的洞穴也很多,或临流或悬空,或转折通幽,或藏匿于树林中。女王洞是其中最奇险高峻的。洞口20平方米见方,深20多米,可纳百人。传说因唐朝末年,盗匪四起。为保护梧桐里山民不受侵犯,安居乐业,一位女豪杰揭竿而起,招兵买马,御敌安民,创下卓越的功绩。这山洞就是当年的营房。洞前有一深数十米的水潭,色如碧玉。

万藤谷因苍藤古树纵横交错而得名,山峦谷地,奇花异草,遍地丛生。万藤谷尽头为滑仙坡,坡宽20米,坡长300米,坡面光滑,上流清泉,中镶有清潭数个。传说八仙赴王母娘娘寿宴归来,在云端看见这里风景独秀,急急降下云端欲览胜景。铁拐李一时心急,不小心滑入清潭,因而得名滑仙坡。

和尚洞位于悬崖峭壁上,海拔913米,由三个洞相连而成。一似僧房,一似大殿,一似藏经阁。洞比较宽大,可以容纳三四百人。

说“大湖没湖”,也不尽然。在大湖、上苑、桥下交界处,有一面大水镜——宝溪水库。这面大湖,是大目溪支流宝溪流域的水流集散地,库容723立方米,可灌溉,可发电。

酣睡的石牛,山风吹过,伴它鼾声;鸣禽啾啾,奏催眠曲;风霜雨露,在梦中交响……只有樵夫菇农的动静,才让它微睁惺忪睡眼,一晃,又醉入梦乡。乏人问津,是石牛山的寂寞。人迹罕至,是石牛山的侥幸。

如果,在大湖石牛山景区创设以“牛”为主题的综合艺术馆、博物馆、生态走廊;如果,联手海峡石牛兄弟,把“石”“牛”“山”的文旅文章做好做足;再如果,唤醒石牛,这里就是世外桃源!

广告位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邮箱: jianxun98@hot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