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涂添丁
似乎每一个村庄都有一条主道,它与若干条小路串联起乡村的“脉络”。这条道藏着一村的烟火与岁月,是村里人日出而作的起点,也是他们暮色中归家的指引。
在我的老家就有这样一条村道,时而喧嚣,时而安静。它不单是连接家家户户的通路,也承载着我少年的时光。
过去村里能玩的场所很少,我们这些小孩几乎天天聚在村道上玩耍。顺着这条路爬上山坡,还能瞧见一片野生的桃树,每年季节一到,树上便会冒出一颗颗小桃子,甚是诱人。虽然未成熟的果子又苦又涩,无法下咽,但我们经常等不及它们成熟掉落,就一窝蜂地往林子里钻进。即使没有熟透的果子摘,几个人也要凑一起使劲摇晃桃树,看着残留枝头的粉色桃花纷纷扬扬飘落,花瓣犹如雪花般落在身上、头发上,我们就觉得快乐无比。
村道北边有一大片瓜地,当时一个西瓜能换好几斤粮食,大人们都极其重视。每到西瓜成熟的季节,乡亲们都要轮流在地里搭帐篷守夜,以防窃贼来偷瓜。许多个夏夜,我也常跟着家里大人去瓜地过夜,隔天晨曦微露时才从村道逃也似的冲回家。匆匆吃了早饭,再沿着村道奔向学校,如此折腾,我始终乐此不疲。
我和小伙伴们以前总爱站在村道上当“侦察兵”。那时放牛走去哪草更多,哪条是上山的近路,路过哪座房屋就能出村,哪里常有蛇出没得小心,我们都是了如指掌。“牛偷吃稻谷啦!”“暴风雨要来了!”“有露天电影看咯!”……一旦发现“突发状况”,我们就大声嚷嚷提醒乡亲们,还有长辈曾调侃,这些喊声比村里的广播还管用。
岁月流转,如今回到老家,看见的已是一幢幢整齐划一的小楼,乡亲们或在家门口做买卖,或开起农家乐、办起小加工厂。昔日西瓜田里的帐篷都消失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化的蔬菜大棚。曾经散落着脚印和车辙的村道犹在,只是路面已硬化拓宽,少了些泥土气息,多了份车水马龙的热闹。不过路上飘荡的招呼声,从各家厨房飘来的饭菜香,仍是记忆里熟悉的“家乡味”。这条承载着无数回忆的村道,不仅见证着村庄的变迁,也记住村里人过往的足迹,它还把一份份乡情悄悄系在了游子的心上,成为我这个怀揣乡愁的人心中无论走多远都割舍不下的牵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