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油渣

广告位

郑理登

过去的生活条件远不如现在,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家家户户都很节俭。大人们炒菜时使用食用油也是小心翼翼,生怕多用一滴。猪油,是当时很多家庭改善生活的“宝贝”,熬猪油剩下的猪油渣,更被孩子们当成难得的美味。

儿时,每次家里熬猪油,我都要守在灶台旁,眼睛紧盯着锅里翻滚的油花,鼻子贪婪地嗅着诱人的肉香。那时最吸引我的不是晶莹剔透的猪油,而是被炸得金黄酥脆、香气四溢的猪油渣。当铁锅被柴火烧热,开始冒出阵阵热气,母亲才会将切成小块的肥肉放入锅里炸。温度不断升高,肥肉表皮渐渐变成金黄色,体积开始缩小,油脂从肉中慢慢渗出,厨房里也开始弥漫一股浓郁的油香,引人垂涎三尺。

对那时的我来说,熬猪油的过程是格外漫长的,但母亲一向有耐心,即使被热气熏得满头大汗,她仍一直站在灶台边,拿铁铲不停翻动锅中的肥肉,以确保每一块都能受热均匀。母亲常说,只有这样做才能得到更加纯净的猪油。肥肉中的油脂被充分榨出,剩下的便是金灿灿的猪油渣。这时,母亲会拿铁漏勺麻利地把还在滋滋冒油的猪油渣捞出来,滤油后装进一个阔口的瓷盆里,再撒上一些盐巴。紧接着,母亲还要双手端盆来回晃动,直至盐粒均匀附着在猪油渣上。偶尔邻居经过厨房的窗口,笑着探进头,说一句:“又在熬猪油啦,隔老远就闻到香味。”母亲听了定会热情回应,顺手递上一块猪油渣让邻居尝一尝。

虽然是熬猪油所剩下的残渣,猪油渣的口感却出奇的好。小时候每次见一盘猪油渣端上桌,我就顾不上烫,立马跑过去伸手抓一块来尝。刚咬一口,嘴里立马传出“嘎吱嘎吱”的响声,裹在表面的盐粒在舌尖化开,与猪油渣中残留的油脂融合,味道也变得更有层次。往往一眨眼的工夫,我的小手和嘴巴周围就变得油光水滑。

在物资匮乏的年代,猪油渣是餐桌上的“宠儿”,吃法也很多。春天常见的各种鲜蔬,母亲都会拿来和猪油渣一起炒。起锅烧油,她总是先把猪油渣丢进锅里翻炒几下,待猪油香散开,再加入蔬菜,直到猪油均匀附着在每片菜叶上,才关火盛盘。由于当时三餐油水少,仅是一道加了猪油渣的炒菜,就能让我吃得心满意足。有时候母亲忙,没时间做菜,就把猪油渣切碎,加点酱油上锅蒸,冒着热气的猪油渣浇在米饭上,我同样能“呼哧呼哧”地吃上两大碗。

如今,人们的饮食观念发生不少变化,低油低盐渐渐成为当下饮食的主流。曾经备受欢迎的猪油渣,因为油脂含量高,不再是餐桌上的“常客”。不过现在外出用餐,若是发现菜品中添加了猪油渣,我仍会忍不住多动几次筷子。虽然不再是儿时心心念念的“稀罕物”,但每次吃到,我的心情依旧很愉悦。看似普通的猪油渣像一把钥匙,总能打开回忆的大门,让我看到小时候守在灶台边、盼着吃猪油渣的自己,还能让我借由味蕾重温那些难忘的旧时光。

广告位
下一篇

已经没有了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邮箱: jianxun98@hot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