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都在线 建筑 中西合壁的彭家大院

中西合壁的彭家大院

广告位

位于梅花镇将军路文明巷44号的彭家大院,是梅花古城现存规模最大的传统民居建筑,至今已有一百三十多年的悠久历史。大院为梅花镇人彭世通、彭世祥、彭敏俊于1899年至1922年间建造,是目前梅花镇保存较完整的唯一一座二进合院式中西合璧的典型的洋厝壳式民居大院落。

大院整体布局由前门埕、前进厅、天井、后主厅、后花园五个部分组成,整座建筑规模宏大,用材硕大,各类装饰技法极为出色,类型多样,雕刻精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大院分两期建设,先期一进院是由彭世通、彭世祥两胞兄弟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五年,后期二进院由彭世通的长子彭敏俊于民国十一年即1922年加建,整座大院总占地面积共约1060平方米,坐西朝东,建筑面宽为八扇七间。

两进院落,前院为两层砖木结构的洋楼,三面回廊,回廊宽约1.1米,中为天井,宽11.6米、深7.9米。古老传统中式与异域风情西式的邂逅,碰撞出梅花人的惊喜,也成就古城梅花建筑之美的佳话。

彭世通、彭世祥两兄弟,清末民初梅花知名乡绅,兄弟俩早年从事定置渔网业及船运业而发迹。有三条船号为“根利”“根顺”“根好”的大船,雇用大量渔民劳动力,在马祖塘屿岐仔一带渔场开发渔业生产。彭世通与其子彭敏俊,至富发家不忘乡梓,乐善好施,扶危济困,仗义疏财,为人直爽广交朋友,深受梅花乡民爱戴,亲切地称他梅花“彭澳长”“根仔伯”(民国福建省参议员)。长子彭敏俊接任家族产业,潜心经营发扬光大,成了“梅花澳”首富,声名远播,曾任梅花镇伪公所“镇长”(梅花有一彭二蔡巨富之说)。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彭敏俊怀存爱国之心,报国之志,拥护中国共产党,多次冒着生命危险为闽中红军、游击队和长乐地下党组织秘密运送枪支、弹药、传递情报,并积极捐款捐物,为长乐的解放做出一定的贡献,成为一名“白皮红心”的地下党员。

1949年8月18日梅花解放,1950年2月解放军进驻梅花,因没有营部,官兵分别寄住大户百姓家中。连以上军官住进彭家大院,长达18年之久,士兵则住在隔壁今“东方红”大厝和现在池芝盛故居。

辉煌与沧桑见证岁月的变迁,记忆灯笼在这古朴、稳重、坚毅、温情的老宅高挂,一阵海风吹来,梅花进入初秋。漫步大院宽阔埕前,心旷神怡,仿佛看见火树银花在彭家大院尽情绽放,顿时天上人间不夜天。

彭家大院
广告位
下一篇

已经没有了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邮箱: jianxun98@hot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