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都在线 文学与艺术 桃李初绽时

桃李初绽时

广告位

刘力

静静地坐在案前,忆着一些往事。38年前的一段时光,一些细碎琐事,几位少年学生,渐渐浮出心底。

大四最后一学期,我被安排在江西九江的小县城德安实习。三月初的一天,带着行李走进德安二中大门时,心凉了半截,这是一个建在小山坡上的小校园,老破旧。

校长格外热情,帮助安顿好宿舍后,带我在校园转了一圈。初中三个年级,学生600余人。两间小平房正飘出菜香,那便是食堂了,一位厨师服务单身职工和几十位住校的学生。

我成了初三(1)班的副班主任。班主任名异平,他带我走进教室时,一阵稀稀拉拉的掌声欢迎了我。这是我职业生涯的起点,按照教学参考书和讲义,我机械地开始了教学。

异平老师让我多关心班上的住校生,于是每天晚上我便坐在教室看书,住校生两女两男,女生叫玲淼、杏铃,男生叫李为、刚崽,家都在偏远的乡村里。试着与他们聊天,聊自己小时候在矿小学习的事,聊自己的父母,润物无声,慢慢地他们改了对我的称呼,叫起了“哥哥老师”,我也渐渐看到了他们心里的风景。

每天中晚餐,他们都是买饭和一份最便宜的菜回宿舍吃,我便用大学里挣的稿费经常多买一两个菜,中午在女生宿舍,晚餐在男生宿舍,与他们共享。四位同学由起初的不好意思变成了不客气,后来索性五个人凑到了一张书桌用餐。刚崽还几次贡献了周末从家里带来的霉豆腐和腌菜。那天,杏铃的父亲从村里带橘子来看她,我才知道她的耳朵听不见,戴着助听器,当杏铃把两个最大最红的橘子送给我时,我心里生出阵阵感动。

慢慢地,受四位住校生的影响,我与班里42位学生的关系由师生演变成了“同学”。班上的欢笑与活力多了,我不只教他们数学,课余又教起了写作、音乐,还和学生们一起打起了篮球。

一个周末,4位住校生约我去校外的小河边抓鱼,我们收获不大,衣服也湿了。晚春还透着丝丝寒意,我们拾了柴火烤鱼,玲淼还去买来了一小包盐,几个人狼吞虎咽的场景至今记忆犹新。

  还有个周末,异平老师借来自行车,我们一同家访。泥沙路上的奔波,我似乎感到了一种责任,那时离中考渐近了。

杏铃幼时生过病,导致听力下降,家境中等,能吃饱饭。哥哥正读高三,父母守着田地供养孩子;玲淼家姐弟七个,还有爷爷奶奶,按如今说法叫特困家庭,我忽然就想起了烤鱼的盐,才知道异平老师已在我之前塞给了她妈妈5块钱。

刚崽是家里老大,父母身体不好,走进家门时我都愣住了,满屋子的中药味,除了药便是书,说是三个孩子都爱读书;李为家境好些,姐姐上了中专,父亲还是村干部。与家长们聊天,他们盼子成才的殷切期望令人感动,也让我暗下决心,在不多的时间里帮他们一把。

迎考前夕的紧张无法形容,现在回忆起那段光阴,除了睡觉,我所有的时间都与学生们待在一起,那个班师生间形成了一种默契,让我看到了希望。当他们知道我曾是某市中考状元后,我成了他们崇拜的偶像。

有天,我发烧进了县医院,晚自习后,杏铃玲淼刚崽李为齐齐地站在了病床前,还带来了一个大苹果。他们又是打水又是帮我冷敷,把护士也逗乐了,我趁机给他们讲了上甘岭坑道里苹果的故事……

又一个周末,李为发动班上同学借了二十几辆自行车,42位同学拉着我和异平骑车来到了几十里外的共青城,那堂实践课效果出乎意料的好。午时我和异平掏出二十几元钱,大家席地而坐,塑料布成了桌子,餐馆送来了菜,还有学生带来的食品。吃着笑着跳着唱着,那歌至今记得,一首是《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还有首“再过二十年,我们再相会,伟大的祖国该有多么美……”那个场景让我终生难忘。

转瞬三个月,最后一节课尾,我引用了名言:“我不是在最好的时光遇到你们,但你们给了我一段最好的时光。”学生们在我的本子上留下了自己的心声,“地久天长,师恩难忘!”“今日为师,终生是师。”“送君千里总有别,师爱万里留心间。”玲淼写的是:“送你一朵勿忘我,回我一首爱的歌。”这个本子,38年一直在我身边,如陈年老酒,历久弥新。

那天上午,学生们还在课中,我悄悄地走了,校长把我送上了绿皮火车。后来我知道,不少学生为我的“不辞而别”哭了,晚自习后竟开了场没有主人公的送别会,异平替我鞠了躬,还捎来了学生的送别词:今宵把盏吟心语,一份情思付卷中。

学生中考后,我也离开了大学校园,来到很远的一座城市,在一所大学第二次走上了讲台。不久,我收到了异平老师的信,他考上了研究生,杏铃上了小中专,到省里茶校去了。玲淼、李为、刚崽和班上28名学生考上了重点高中,那是德安二中校史上成绩最好的一个班。我笑了。

上学不久,杏铃给我来了信,我寄去了工作初的20元工资,让她买个好的助听器,后来她哥哥又带她治好了耳疾。几十年中,我常常收到些茶叶和小礼品,还有小卡片,上面写着:桃李无音,明月随心,步行千里,师恩永怀。

铃淼高中毕业后出嫁了,以后再无消息。刚崽高中毕业南下打工,没有联系,有次遇到我广东的同学,说是一个叫周刚崽的人在一次江西同乡会上说起了我和初三(1)班,应该就是他了。

李为考上了外国语学院,如今已是外交官,他在微信中对我说:“老师,我真的很怀念那段时光,你的课吸引人,把数学讲成了文学,帮我开了窗,让我走进了一片斑斓的世界。”

工作后辗转数个单位,许是忙碌,许是疏忽,很少与学生们联系。回到江西后,常乘列车从德安驶过,每次我都会不由自主地起身,向小城行注目礼,默默地回放那些承载着温暖记忆的面孔,如同幅幅生动的画卷,镌刻在了心中。

广告位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邮箱: jianxun98@hot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