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都在线 村镇街巷 闽清深山里的桥东村

闽清深山里的桥东村

广告位

桥东村是闽清的深山里的一座传统古村落,由一个主村落和周边五个卫星式自然村组成。它四周群山连绵,主村落海拔约598米,气候凉爽,是天然避暑胜地;植被好、基本无污染,空气清新。村域面积约272公顷,各自然村散布在山谷中。

桥东村旧称桥东山,是缅怀谢氏祖先东晋时代谢安“东山再起”而取名小东山,“小”的谐音而改为桥东山。据桥东村的谢氏族谱记载:清朝(1700 年)间,先祖尔显公 26 岁由闽侯洋里安仁村到桥东山烧木炭为生。一日,坐在石头上休息,偶尔看见对面石头下有一处在大晴天中时而雾气缭绕,甚感好奇。以后天天注意观察,果真如此,而且大雪天到处一片白茫茫的,只有这处一丈见方竟无雪迹,更为神奇。之后就在此地搭盖两间茅房居住。当时尔显公养了两只母鸡,每天都能下两个鸭蛋,木炭生意也日益红火,生活顺吉。

由于桥东村在清朝的时候才有谢氏先祖尔显公搬来这里,之后尔显公子孙发达兴旺,勤劳致富。所以村里的谢氏祖厝大多建于清康乾盛世时期。由于这里主要的古建筑有三座祖厝和一座祠堂连成一片古民居,占地面积为 4686 平方米,建筑面积为 4815 平方米。方圆三公里之内还有五座,分别为青岫厝占地面积为 1125 平方米,建筑面积为 2086 平方米;大山坪厝占地面积为 708 平方米,建筑面积为了 1236 平方米;野猪段厝占地面积为 1203 平方米,建筑面积 2166 平方米;桥头厝占地面积为 528 平方米;建筑面积为 897 平方米。祠堂左边是大王庙,右边小溪桥旁“狮公殿”道教法师庙宇。还有大片竹林、果林、松林、杂木林和田野等景点。

在大家的认知里一般村落选址多为坐北朝南或坐西北朝东南,而桥东村却恰恰相反,它是坐东南朝向西北,这是因为桥东村位于大湖仙山脉以北即山脉的背阳面,为了避开开门见山的不利选址,故而村落选择背靠大湖仙山脉而朝向西北。虽然房子坐东南朝向西北的朝向,村落选址依然符合理想的风水模式,形成前朱雀(大片山丘缓地可供耕种),后玄武(背靠大湖仙山脉),左青龙(左侧山脉较低较缓,利于获得早上东方的阳光),右白虎(右侧山脉较高较陡可避西晒,同时与右侧高山以山谷相隔,避免完全遮挡阳光),两条溪流从两侧山谷流过(可做到旱年有泉水,涝年无洪灾),这样的选址足以满足人们的耕作与生活需求。

由于桥东村为山地型聚落形态,所以祠堂大厝依山就势、逐级布局,整体高大耸立、飞檐峭壁,形成层层叠叠的宫殿之势。主要街巷也多为石砌台阶,环绕主厝分布。自大湖仙蜿蜒而下三十六峰一直到祠堂后山为止,因此祠堂后山便是桥东龙穴所在,自然是桥东风水最好的地方,祠堂和大王庙两个重要的传统建筑就分布在它的前侧和左侧。

谢氏宗祠是一进合院式院落布局,布局形式为单廊双撇舍式。建筑面积400平方米。门廊做单坡,撇舍为双坡屋顶,二层建筑,底层架空。主厝为院落的核心,主厝放置祖宗牌位,祖厝和天井是主要的祭祀空间。主厝面阔三间。入口山墙为青砖马鞍墙形式,古时青砖较为昂贵,彰显宗祠的突出地位。宗祠内装饰简洁。

大王庙位于桥东村东北面山坡台地上。清代建筑,坐东北朝西南,面宽14.57米,进深11.62米,平面呈长方形,占地191.1平方米。由正前围墙、天井、左右廊道、正殿构成。殿基以杂石砌筑高4米,上筑围墙,入门开在南侧,天井左右为回廊,抬梁单坡屋面;正殿地势高于前部回廊,面阔3间为夯土墙隔扇、外侧作马鞍式风火墙,进深1间;正厅面阔又作4柱3间、进深4柱,穿斗减柱造木构架。屋面雀尾正脊,中灰塑大象装饰,双坡倒水。该建筑在花墙、风火墙樨头所作人物、动物、花卉灰塑造型准确,十分精美;殿内保留的壁画色彩沉稳,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

桥东地处山地,地形高差较大,祠堂前面地势逐层降低,但是谢氏族人因地制宜处理成台地型空间布局,逐渐建起了可扬公后厝、可扬公前厝、道典公大厝三座大厝,并将横厝根据地形限制灵活处理放在主厝的左侧或右侧。四周被高大厚实的围墙所环绕,便于防匪防盗和宗族管理。三座祖厝与祠堂,四座相连,宏大壮观。建筑依山而建,不同庭院坐落于不同的台地之上,根据山势,层层推进,形如布达拉宫。祖厝座与座之间有约六米宽的门埕相间。每个庭院都有一个高点,那就是主厝,而主厝前后又有天井、撇舍等不同高度的建筑物,多个院落串联在一个中轴线上,就形成了高低错落,具有节奏感的建筑高度空间。

可扬公祖厝的结构是两进合院一横厝式布局。建筑面积:1581平方米。由前座小厅(回照),天井两边书院各两间,主厝围合成前天井合院,由后罩房、主厝形成后天井合院。祖厝由前厅、后厅两侧卧室组成,面阔七间,进深七柱出游廊。横厝为二层半建筑。正座前山墙及主厝两侧有马鞍型风火墙,具有线条流畅、起伏跌落,造型优美,屋面呈燕尾脊。桥东村

道典公祖厝的结构是两进合院一横厝式布局。建筑面积:2539平方米。布局为前座小厅(回照),天井两边书院各三间,正座前厅、后厅、面阔七间,进深七柱出游廊,还有横厝等二层半建筑。正座两侧有马鞍型风火墙,具有线条流畅、起伏跌落。造型丰富之美感,屋面呈燕尾脊,正厝和书院一纵一横放眼望去高低错落有致,有轻灵飞动之势。随着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发展,大部分已迁居其他地区,所以古村落的整体格局被比较完好的保存了下来,基本没有受到新建或乱搭乱建的破坏。桥东古村的自然风貌也非常优越,有数处古树林环绕在古村周围,由于没有受到开发的破坏和污染,其生态条件优越。现在古村里还修缮了登山道、休息亭、花园、水车等配套设施,值得大家来逛一逛,夏天这里可是避暑的好去处哦。

桥东村
广告位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邮箱: jianxun98@hot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