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嵩口是一座被大樟溪环绕的千年古镇。古时,来自仙游、闽清、莆田、尤溪等地的丰富物产在嵩口中转。最繁忙的时候,停泊在嵩口码头的船只多达上百条,绵延几公里。然而,随着陆路交通的兴起,嵩口古镇日益凋零。时至今日,嵩口留存下了一百二十多座明清古民居,大院厅堂、回廊侧门,处处布满了木雕、石雕、砖雕、泥塑、壁画的精细,还有一些上世纪50年代的街道、商铺,凝固渐行渐远的岁月,仿佛时光倒流。我们穿行其中,感受昔时工匠艺人的智慧、前辈为人处世的理念、耕读持家的思想……
下新厝号称“福建第一鬼屋”,不是因为这里发生过什么闹鬼之事,而是这里曾是央视电视剧《聊斋》的拍摄地。1986年中央电视台《聊斋》剧组就是看中这座古厝的独特布局,特地来到这里拍摄《狐仙》剧集,古厝的大厅是当年剧中红玉与冯相如拜堂的地方,也许,万籁俱寂的深夜,古厝里还冷不丁地冒出个狐仙来。
下新厝又名述善堂,建于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坐落在月阙村,建筑面积3380平方米,是一座典型的南方四合院。古厝木结构雄伟大气,大开中门格式,治家格言高书屋檐两侧。在嵩口120多座古民居建筑中,下新厝是保存相对完好的一座,古厝的四合院造型与众不同,独树一帜。
从右边小屋门进去,一进入,过道右侧是一个几平米的鸡圈,养了四五只高头大马式的大公鸡,公鸡还不时地打鸣,看来,司晨的公鸡现在也很任性。不过,从生物学上说,公鸡二十四小时都可能打鸣。“半夜鸡叫”是可能的,高玉宝可能真的冤枉了“周扒皮”。
建筑中的木雕、泥塑历经一百七十多年依然清晰可见。厅堂正中供案后面的墙上还悬挂身着清朝马褂的林天培大幅肖像,匾额“述善堂”下方的木墙如若屏风一般雕刻精湛,窗棂镂花巧夺天工,尤其在屋檐上的壁面弄了一个个壁龛,里面有小巧玲珑的小人雕塑,壁龛里面的泥塑雕刻得十分精美,个个栩栩如生。
在历史的灰尘覆盖下的门楼、挑檐,依然是那样的气势恢宏、威严自豪,雕刻精美的窗棂、屏风、柱础和金碧辉煌的雕梁画栋,依然顽强地焕发着民间建筑艺术不朽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