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池宜滚
有一个墟市,每年正月十八,都在闽清县坂东镇的湖头街准时开“集”,从而有“十八坂”之称。它不仅包含了时间的元素,也包含了空间的元素。千年古镇,百年盛市,万人涌动,构成了它的魅力与诗性。
何谓“坂”?溪两侧之田地是也。坂东镇是闽清县最大的盆地平原,演溪从中间蜿蜒而过,地分两岸,东西对称,“坂”由此而成。因道路切割,这一盆地又分小坂、坂中、坂头、坂尾,凡此十八“坂”,也即十八个古老的自然村。
温暖、湿润、肥沃,是坂东得天独厚的禀赋。历史上,这里从来都是富庶之地,处处连片的传统大院印证着它的宜耕宜居。当地民居中黄氏的宏琳厝,是全国已知建筑占地面积最大的单体古民居,连绵17800多平方米。而当地刘氏的四乐轩,其实曾经拥有更大的建筑面积,只因其外围屋舍被改建成了现代住宅,现在只能遗憾地将“最大的单体古民居”之称拱手相让。
在这片土地上,年年举行的“十八坂”,是当地人农闲中独有的“忙”。正月十八,“年”过完了,学生与上班族早都“开干”了,但农忙还早,农民们为了给“闲”找个出处,给自己找个乐子,“十八坂”应运而生。时节一到,人们便从八方蜂拥而来,几公里的街,人流如织,这些都算是“闲人”。而沿街几公里的店铺中,云集的商贩却都忙得不可开交。他们把货物堆满,把各种写着广告字眼的硬纸板挂满显眼的位置。不止如此,人还要站到坚梯或高脚凳上,举着喇叭可劲地喊。力竭了,就含一个哨子哔哔地吹。吹不动了,就各种扭身、挥手势,只为吸引到多一点“走过路过很可能错过”的客人。不熟悉这墟市的人或许会想:卖点东西,不要这么拼吧?你可知,这么密集的人群,都是移动的钱袋呀,怎能不让商家兴奋。
再说了,一年之计在于春,开门见财,也是一年的好起头。另一厢,“闲人”们其实也不闲,看热闹眼不闲着;货比几十上百家,心也不闲着;做预算、挑货物,砍价、议价,拎东西、吃零食,整个人都不闲着。人潮涌动于市集,这样的一场热闹,活脱脱是一幅乡土版《清明上河图》!
但这看似闹哄哄的“十八坂”,其实还是有序的。湖头街是老街,并不宽敞,两溜店面夹峙分布,店前还有摊位,摊前涌着人潮,“潮”中间时不时还有流动商贩。墟市举办期间,机动车是不让走了,但有些自行车,小孩子的滑板等还可以在其中穿梭往返;人们总体上自觉地“来左去右”,也总有些人突然折向对面,或要逆行着看几家店,此时就会有干扰和搅乱,免不了你瞪我我瞪你一番。这中间烟头烫了衣服,苗木花卉的泥沾了新鞋……都是过客,谁都见怪不怪,也怪不着。虽说有些人在人群里费劲地找小孩,偶然吃坏肚子却觅不到厕所,和商贩出现点质量与价格的纠纷等,总体来说,还是和和谐谐、热热闹闹,让老百姓满心欢喜、满载而归的盛世大集。
在元宵后,一直到正月终止,全县十里八乡,甚至邻近县区地市,有兴趣的人都会来赶“十八坂”。整条街在这段时间日日都这么沸腾,天天都这么兴旺,时时都这么喧嚣,把一年初始的兴隆和丰盈灌装到每个赶墟者的身心里。
忙赚钱的商家不用说,那些卖着、买着竹木器、锄、刀、镰、铲,以及苗木花卉、谷菜种子的人,无不在想着“一年之计在于春”。要耕种,要开启“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时不我待,只争朝夕。那些扛着大捆的油茶、杉、松、桔、桃、李、柑、橙、柿等苗木急匆匆往回走的人,都是在跟时间赛跑呢!更有一些传统的老物什,真的是平时“你买不到,我卖不了”的。还有一些如今已稀罕的礼器、福器、道器等等,都会在这个时间出现在这条街上,与需要它们的人双向奔赴。所以,哪怕你只是赶一场热闹,很可能也会邂逅惊喜。
“十八坂”这个墟市,像个朴素又守时的姑娘,年年与喜欢她的人相约。与其到处堵车排队打卡景点,不如来这里体会近在咫尺的人间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