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巽峰塔位于罗源城郊莲花山主峰左侧小莲花山顶,俯视罗源湾,气势雄壮。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由县令吴文英率乡绅募缘建造。清康熙八年(1669年)重建,邑人游侣开捐资移建于今址。据县志记载,巽峰塔从易经上说巽为风,位列东南,塔在县的东南方向,故称巽峰塔。巽峰塔又因该塔所处的莲花山南边是吕洞村,所以当地老百姓还称其为吕洞塔。
相传八仙之一吕洞宾有一天路过莲花山,听闻巽峰塔上有一只蜈蚣精为了修炼成仙,要把刚捉来的三千三百三十个童男童女吃掉,吕洞宾听闻马上与这只蜈蚣精便与之斗起法来,蜈蚣精不是吕洞宾的对手,就见状穿入巽峰塔中,吕洞宾就把塔尾砍了,斩杀了蜈蚣精为民除害。但巽峰塔从此就没了塔尾成了无尾之塔。传说终归是传说,塔是建成后,不知何时,其六层以上遭雷电摧毁,塔倾斜17°。加之年久失修,残破不堪,杂草旁逸。1986年塔大修重彻,添补第七层及塔刹。
塔系仿楼阁式实心石塔,八角,七层,通体花岗石砌建,高19.34米。塔基须弥座高1.1米,周长20米,周边饰以牡丹、狮子浮雕等吉祥物纹饰图案。底层高1.9米,每层三石叠涩飞出短檐。全塔仅设一门朝西北开,高1.3米,宽0.5米,旁立青石雕天王像两尊,今残存一尊。塔门左侧柱上刻有:“康熙己酉(1669年)岁一阳毂旦鼎建”。塔每层三石叠涩飞出短檐。各面正中佛龛,高0.5米,宽0.27米,中置青石雕刻罗汉诸佛坐像,神态各异,衣饰褶皱鲜明。原有56尊,今仅存4尊孤立其中。每层平面交角处镶以圆柱,柱上刻文为风雨剥蚀,多不可辨。
巽峰塔是一座实心塔,用砖石等建筑材料修建,是不能登塔临风的。小莲花山对着罗源湾,早前很多帆船进来的时候都以巽峰塔为航标,还有一个说法是文笔巨峰,古时候各个县州府都建有这种塔,它是作为孔庙的一种对应的建筑物,用来弥补县城风水的不足。相传罗源县城形如乌龟入海,而巽峰塔影正好切入这只“巨龟”的脖颈处,塔建成之后,罗源县文运从此衰落,不及十邑其他地区,至今还未发达起来。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如今的巽峰塔依然孤独伫立着,俨然一位饱经沧桑的老者,在潮起潮落的罗源湾畔,听凭花开花落、云卷云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