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俗话说:秋吃果,冬吃根。冬天寒冷,讲究一个藏字,冬季阳气敛藏,万物收藏,万物的精华都归于根部种子,根茎类食物储存了很多能量,一般根类食物含碳水化合物比较丰富,能提供的热量较多,多吃根菜,这样就可以利用大自然来补充阳气。
根菜可以理解为生长在泥土里的菜,如萝卜,胡萝卜,莲藕,等等。冬天常见根类菜有萝卜、红薯、土豆、山药、芋头、洋葱等,这些根类菜都是秋冬季应季食物,根类食物不易变质,保存时间长。一般根菜大多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碳水,人体所需的矿物质等等,帮我们御寒补冬,为身体提供热量,尤其是红薯,土豆,山药等等,还可以当作粗粮主食来吃,更健康。
冬天是吃红薯的季节,尤其是街边小摊上冒着热气的烤红薯,都烤得流油,掰开后色泽金黄,散发诱人的香气,一口咬下去,幸福感十足。在薯类里,不光有红薯,还有柏树和紫薯一般白薯更滋润,生津,怕干燥的可以常吃些白薯;红薯补气,身体比较虚的可以常吃红薯;紫薯养阴。想要养脾胃,也可以选择红薯,特别是小孩子,脾胃娇嫩,可以常吃。
我们冬天进补,都会吃上一些温热性的牛羊肉,或者阿胶人参之物,稍有不慎,就会上火,加上天气寒冷,我们的身体处于收缩状态,也不愿意动,出汗散热的机会也少,体内积热,若是再加上室内空调暖风不停,过于干燥,浊气重,体内的积热也容易爆发出来。
这时候清润的白萝卜就派上用场了。萝卜性凉又通气,但生吃和熟吃还是有些区别的,生吃清热生津,化痰,熟吃寒凉性会减弱,和中补脾,通气。我们在炖牛羊肉的时候,也可以和萝卜一起炖,中和那股热性。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萝卜通气,不要和参类,黄芪等补气的食材一起吃,脾胃寒的也不建议多吃,更不要生吃萝卜。
牛蒡有“东洋参”的美誉,也被日本人称为长寿菜,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纤维及维生素等营养元素,而且常吃对预防三高有一定作用,冬季可以适当多吃一些。牛蒡茶也是种时尚新饮品,有降脂、通便、排毒的作用。
牛蒡根有一种天然的土腥味,我们可以在烹饪的时候把牛蒡根泡在有白醋的清水中,浸泡片刻,就可以去除这股土腥味了。新鲜的牛蒡根茎脆韧,弹性十足,切丝爆炒、切片炖汤、切丁煮粥时口感都较为爽脆。而且牛蒡能量很低而维生素、矿物质的含量较高,尤其是胡萝卜素的含量非常高。
牛蒡根这种食材,长得和山药有些类似,但它润燥能力很强,冬季气候严寒干燥,特别是北方城市,饮食又多荤多温的,干燥是常有的事儿,牛蒡根味甘凉,又润,清火,很适合在冬季食用。
俗话说,荷莲一身宝,吃藕最补人,《本草纲目》中把莲藕称为“灵根”,生津润肺,常食令人心生欢喜。特别是到了冬天,燥气更重了,室外是寒燥,室内空调暖气都是热燥,我们除了多喝热水以外,还要吃一些清热润燥,有不伤脾胃的食物,莲藕就是不错的选择。
山药很平和,补而不热,温而不燥,是补虚的上品,还有“小人参”的美誉,很适合老人,小孩,脾胃虚弱的人吃,都说山药健脾养胃,它最突出的是滋补脾阴,而且白色的山药还润肺补气。
山药的吃法有很多,也颇有讲究,像是脾胃不太好的,可以来点山药粥,好吸收。胃口不好的,来点清蒸山药,体质弱的,就吃上一些蜜汁山药,把山药蒸熟以后,浇上蜜汁即可。秋冬滋补,可以用山药炖土鸡,老鸭,排骨等等,健脾和胃。
如果懒得处理山药,也可以给自己或是家人备上一罐这种山药粉来喝,可以用它来替代山药煮羹,山药很多人摸了都手痒,为了避免这个都选择不吃,无疑错过了这么好的营养食材,这种现成的山药粉,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新鲜根菜通常含有更多的营养物质,而过期或变质的根菜可能会失去其食用价值,并且可能含有有害的微生物或化学物质。吃根菜是保持健康胃肠系统的一种重要方式,它们富含各种营养物质,有助于提高体温、增强免疫力、促进消化和减轻胃肠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