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都在线 建筑 福清瑞云古塔

福清瑞云古塔

广告位

瑞云塔位于融城龙江和龙首桥的北岸,又称利桥塔。始建于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冬,竣于明万历四十三(1615年)年秋,历时10年。传说在卜基之日,五色云从太保山而来覆盖其上,烂漫辉映,故名“瑞云塔”。

有一座龙首桥横跨龙江两岸,因其是龙江上游的第一座古桥,故名“龙首桥”。古时传说每年元宵节过此桥可保全家平安吉利,因此,远近乡民扶老携幼来此过桥游玩,故该桥又称“利桥”。因桥面对县衙,为堪舆所忌,叶向高之子叶成学“率父老请于邑侯凌汉翀”,并以其特殊身份和影响力,带头倡议,募集资金。时任福清知县凌汉翀也拿出自己的俸禄,带头捐资。城内十多位家财殷实的乡贤积极响应。移桥建塔这一事关千秋万代之举,其时终于定了下来。

明朝万历三十四年(1606)冬日,名匠李邦达设计施工,塔和桥同时动建。期间购买木材、花岗石料,聘请高工雕刻,运输施工等等,所有费用支出都很节省,总计耗资7000多两黄金,均在县域内筹集。

当时建筑、运输技术还非常落后。塔桥所用的优质花岗岩巨石自龙江入海口的南岺一带群山开采,以舟船运载,趁潮沿着龙江而上,运至塔下。建塔时,先在小孤山逐层填土,随着塔层的升高,土层不断升高延伸,建至最高层第七级时,垒土竟延至距塔五里之遥的里美村。万历四十三年(1615)秋,数百名工匠以其智慧与汗水,前后耗时近十年,终于挖开周边堆积的层土,露出了瑞云宝塔的真面目。塔为瑞云,桥乃龙首,形成云龙相伴,使福清县城风气完聚。

1984年福清瑞云塔中秋甲子灯会

瑞云塔用雕琢精致的花岗石砌建,塔高34.6米,七层八角,外形仿木构楼阁式,底基为单层八角须弥座,周长24米。第一层北面开门,塔门额竖匾上镌刻“凌霄玉柱”四个遒劲大字,其余七面设佛龛。第二至第七层两面开门,六面设佛龛。各层转角倚柱成海棠状,并有曲尺形登临石阶,供游人拾级而上。柱顶斗拱二层,叠涩出层檐,檐面浮雕瓦垅,顶为葫芦塔刹。塔身内外每层皆有浮雕,内容丰富多彩,有武士、比丘、罗汉、菩萨、力士等浮雕和佛教故事图案,还刻有花卉、龙、麒麟、狮子、鹿、凤凰、奔马、兔、猴、鹤等飞禽走兽浮雕共四百多幅,大小不一,大的高达1.5米,小的只有20厘米,这些浮雕千姿百态,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每层进出口处左右有两尊精雕细凿的守门神,现仅存12尊,其中,塔的第一层人口处两尊守门神最为高大,披坚执锐,威武雄壮。更为别致的是,每层八角檐端各坐镇一尊镇塔将军,共48尊,大小、披挂、神情都相似,端庄肃穆,俯视下界,平添了几分神秘气氛。

福清还流传六十年一度甲子中秋点塔灯活动的传统风俗。相传这一习俗始于明朝天启四年(公元1624年)。时瑞云塔已竣工九年,恰逢岁序之首甲子。由参与建塔者倡议,这年中秋节在瑞云塔上结彩点灯,表示庆贺。此后,便沿袭下来,成为福清独有的甲子点塔灯盛会。

广告位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邮箱: jianxun98@hot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