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

广告位

陈文波

吃粽子,其实是一件蛮有乐趣的事情。主角藏在粽衣的重重包裹中,严严实实,着实撩人。欲见庐山真面目,还得研究一番,在那番缠绕中,寻找求解之道,方能千呼万唤始见君。如果不够细心,心急而又不得其法者,只好求助刀剪,简单粗暴,一了百了。这就是粽子的魅力,如果不剥开粽衣,你无从知道,这粽子是咸还是甜。甚至,里面包的是啥,你都猜不到。

可以确定的,粽子最主要的成分是糯米。粽子就是糯米与其他食材完美结合的产物。剥开粽衣,糯米黏滑,丝丝缕缕中透出竹叶清香,这独一无二的“糯”性口感,在唇齿间纠缠,足够销魂。

糯米有相当的包容性,单独做馅可以,裹上五花肉、咸蛋黄变身肉粽也行。不管哪种搭配,它都可以充分地吸收不同食材的滋味,从而产生新的美味。

过去,只有端午时节才吃粽子。我老家闽西长汀,历来有送节的风俗,每逢端午中秋,母亲都会给出嫁的女儿准备粽子月饼。我家的粽子,都来自外婆手工制造,小巧精致,清香怡人。外婆的粽子,以碱粽居多,呈金黄琥珀色,蘸白糖吃,最美味不过。她也会包一些红豆、花生的粽子,口感层次更为丰富,也有肉粽,但不多。

外婆去世已久,家乡的粽子也暌违多年,但那竹叶清香中,软糯的口感是我舌尖上永远的记忆。福建的粽子,多是用箬竹叶做粽衣,从宋代起就已流行,一直沿用到今天。

曾有好事者统计,中国人的粽子口味,也有地域之分。北方粽子以芦苇叶为粽衣,蜜枣甜口居多;南方则丰富得多,竹叶的包裹下,甜咸皆有。就肉粽而言,嘉兴肉粽、湖州粽子都闻名天下。在福建,最有名的当数烧肉粽。

烧肉粽一词来自闽南语,邓丽君、周杰伦都曾把它唱进歌里。和嘉兴肉粽相比,它多了一道工序:制作时,要先将五花肉焖煮入味,剩下的肉汁用来炒米。多一道工序,多一道麻烦,但也多一分美味。所以,闽南的肉粽,糯米和烧肉汤汁完美融合,油润却不腻,吃的时候加上沙茶酱、甜辣酱,真是人间美味。

我见过最夸张的肉粽,还是在泉州。当年,我到泉州支援子报创刊,为期三个月,几乎将泉州的肉粽吃了个遍。五花肉、干贝、香菇、海蛎干是基本操作,其他名贵点的,海参、鲍鱼都可以往里加,真是叹为观止。烧肉粽,要在热气腾腾的状态下食用最佳,那融化的动物油脂,混合着海鲜的滋味,油润醇厚,鲜香可口。

花样最多的粽子,是在屏南见过。除了常规粽子,横包和粽头是当地送礼的必备,横包意味着田肥地壮,粽头吃了力大无穷。其他诸如秤砣粽、斗笠粽、长尾鸽、喜粽、财粽等等,都寓意吉祥,也算一大特色。

在闽西的连城,粽子成了一种信仰。北团大粽,足有一人多高,上百斤重。每年二月十三开始,大粽以“五谷真仙”身份巡游,家家户户虔诚上供,祈望来年五谷丰登。

  如今,生活好过了,市面上冒出了各种粽子,小龙虾粽子、螺蛳粉粽子、鳗鱼粽子等等,口味如何,见仁见智。

广告位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邮箱: jianxun98@hot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