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都在线 村镇街巷 一棵古树的传奇

一棵古树的传奇

广告位

月初,朋友到福清旅游,刚从东山村回来,津津有味地说起福清的历史,说得最多和最精彩的要数东山村那座古寨堡和那棵“福树”。古道幽幽,古榕听涛……

福清市西北部的东山村,常言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东山因有一条古街,有一座古寨,有一棵古树而闻名。

福清历史悠久,早在唐(武后)圣利二年福清就已置县,龙启元年,闽国王延钧从“山自永福里,水自清源里”各取个吉字来命名福清,这我知道;逸都出状元,东山大招市,名堡东关寨,我也有所耳闻,只是东山村长着一棵五百多年的古树,还被称为“福树”,这我还是第一次听说。

有了空闲,我便约上几位好友前往东山,探望那条古街和那座古寨,特别要拜会那棵大名鼎鼎的“福树”。

开车从福州出发,境洋下高速,向西北行进,经过“山地慢城,天下逸都”状元故里,翻山越岭进入东山。那是盛春季节,路边一根根毛笋破土而出,一颗颗枇杷争先恐后地露出成熟的笑脸,各种花草飘来阵阵清香,清新的空气让人心旷神怡。

一都古镇有1200年前史,作为永泰、福清、福州、莆田四地来往的交通要道,一都至今还保留着两条古驿道。一条是永福驿道,曾是永泰通往福州、福清仅有的驿道;另一条是莆福古道,又称“十八踏”,是莆田学子进京赶考的重要通道。其间,永福驿道有两条古街,一条坐落一都村,俗称“龙屿古街”,另一条坐落东山村,俗称“大招古街”。

大招古街于唐朝时建置,宋代和明朝加以扩建,由于史上是驿道驻足点,农产品交易集市,也称大招市或大招店,有条上接永泰下往福州古驿道穿街而过。遥想当年,大招是一处繁华集市,街上商人叫买叫卖,店里客人喝酒猜拳,那是多么热闹!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南宋诗人陆游,通过描写古道、断桥、梅花,呈现一种特别意境,没想到千年之后却在大招古街上再现,永福古道蜿蜒曲折,静静地向远方延伸;云桥和大招桥在水光倒影中相伴;断桥两岸和清溪边,古民居依山而建,错落有致;古庙点缀在青山绿水间……大招丰富的历史积淀和人文遗迹,时不时让人发出思古幽情,也承载着我的乡愁。

东关寨地处古涯山尾,由何氏祖先于乾隆年间筹款建造,三进九十九间,人口最旺时寨里住了两百多人,如今人去楼空,在以长矛大刀为武器的清乾隆年间,此寨可谓固若金汤。

当我们来到心仪的“福树”时,太阳已经偏西,游客却有增无减。“福树”是棵长在半山坳古道边的小叶榕,树干虽没有福州森林公园的那棵“榕树王”那么粗壮,树龄也没有“榕树王”那么悠久,但十多条枝干向外伸展,如群龙腾飞而起,扑向苍天,气势雄伟,甚为壮观。大榕树平均树冠达到五十米以上,成为福建榕树冠幅之最。

大榕树位于下宅自然村,右上方是东关寨,左下方为东山新村,周边是枇杷园。微风吹拂,树下花草迎着春风而开放;夕阳照在树上,叶子发出闪闪金光;新建的广场上,几位穿着鲜艳的畲族姑娘时而翩翩起舞,时而对唱山歌。

太阳西下,游客渐渐离开,大山慢慢地静下来。宁静中,我仰望面前的大榕树,感到特别亲近。

“古木穹枝云里欢,浓荫蔽日隐童年。历经多少沧桑事,依旧悠擎头顶天。”这是诗人对这棵榕树的称赞。导游介绍说,大榕树是她祖先在明朝正德年间栽植,不论是炎热的夏季,还是寒冷的冬天,它总是不停地生长着,也总是不停地造福于村民。春天为青山增添生机与活力,夏天为路人遮阴避雨,如今还引来了无数游客,这棵榕树不仅给村民们带来了财富,也给人们带来了福运,于是人们便称这棵大榕树为“福树”!

太阳快要落山了,缤纷的晚霞挂在天边,乡村的傍晚另有一番迷人景色,在导游催促下,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东山这座美丽的小山村。

小车在路上越跑越快,东山那棵“福树”也渐行渐远。我在思索中不禁回头遥望,遥望那棵福树,我觉得那不是一棵树,而是一片森林!我想这“森林”在往后的日子里,还会不断造福东山村,造福大自然,造福人类……

广告位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邮箱: jianxun98@hot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