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今东街南侧的第二条小巷,有个很好听的名字叫锦巷,长不到200米,宽不到5米,巷子是从大洋百货东街店侧边进入,左转一小段即把锦巷走完。它的名字的由来也并不是因为这里有锦帛,在南宋时,在南宋时,锦巷的名字叫通贤境。因为境与锦方言谐音,到了清时就改成现在这个名字。
在锦巷的巷尾,就是宋代古庙赵真君庙的所在之处。赵真君,俗姓赵名昱,隋代四川青城山人,隋炀帝时任嘉州太守,嘉州河有巨蛟经常伤害人畜,26岁的赵昱太守率七位勇士,下河杀巨蛟,为民除害。赵昱死后,百姓感念他,尊他为神,建庙来祭祀他。
唐太宗李世民封赵昱为“神勇大将军”,玄宗李隆基加封其“赤城王”“显应侯”。宋真宗赵恒封赵昱为“清源妙道真君”,这便是民间尊赵昱为“赵真君”的由来。也就是在这一时期,赵真君信仰传到福州,并建庙于通贤境里社,说起来也有900多年历史了。又因为当时有七位勇士随赵真君除害,故福州百姓在赵真君之后又加“七圣”二字,简称为“七圣君庙”,因谐音也简称“七星庙”。不过,我们今天看到的庙宇位置并非原庙宇旧址,而是因为城市的发展,庙宇被后挪,且庙宇面积缩小许多后才会在今天横巷与锦巷北侧位置。
短短的锦巷里还是大名鼎鼎香店拳的发源地。锦巷北侧曾有一家著名的香业制造店,其为前店后坊,店名“庆香林”,制售宗教信仰的香烛。香在过去是鼓楼区传统的出口商品。
清朝乾隆年间,南少林寺僧因反清复明被朝廷剿毁,星散避难。武僧智远潜匿在福州“庆香林”香店以避清廷之缉拿,免遭了灭顶之灾,为表感激之情,智远在店内传授罗汉拳,并定下规矩,只传内不传外,因避嫌隐名为“香店拳”。后经香店历代拳师吸取南北各派系功夫,取之精华融汇成独特的武术派系。